《小岛经济学》简述

2024-05-17

1. 《小岛经济学》简述

本书以一个小岛为模型逐渐叙述开来,可以展示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简洁明了。
  
 一个远洋的小岛上生活着三个人。这三个人呢,依靠着最原始的捕鱼为生,每人每天只能抓到一条鱼,同时每人每天需要吃一条鱼,所以刚刚自给自足。
  
 没多久,其中一个脑洞比较大的青年艾伯就开始想能不能做一个渔网来提高一下工作效率。他用一天同时也是挨饿的一天(这就是他所要承担的风险),自己做了渔网,并且依靠渔网呢,每天居然可以抓到两条鱼!
  
 我们的艾伯继续开脑洞,他还把多余的鱼借给另外两个人,让他们也腾出精力来制作渔网,只不过渔网完成后必须还他两条鱼。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提高了整个小岛的生产力。
  
  
 因为有了更多的需求,他们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加了供给以后,小岛的经济也更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岛上三个人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其它地方的人看到贝克三人过的这么爽,非常羡慕。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移民到这个小岛上生活,岛上也随之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比如建筑工人、马车制造工人等。因为大家都吃鱼,而且都认可鱼的价值,于是渐渐的鱼就充当了货币的角色,并且可以存储。
  
  
 这时候,岛上又出现了一个脑洞更大的企业家叫迈克斯,他呢,发现了鱼背后的商机,开了一家当时具有革命意义的公司,叫贷款公司。
  
  
 它具有银行的性质,可以存款也可以借贷,一经推出呢,就受到了岛上居民热烈欢迎,业务非常好,赚的呢也是非常爽。
  
  
 成为土豪的迈克斯也没闲着,他把赚来的钱陆陆续续的投资到了一些大的工程上,于是小岛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经济发展也是越来越好。
  
  
 书中认为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的是储蓄,而不是消费。只有当人们把钱存起来了,才能集中社会资本进行有益的投资。
  
  
 
  
 由于岛上的人越来越多,钱呢也越来越多,时不时就会出现其他岛屿的入侵者,所以小岛决定建立政府,取名美索尼亚国,并且设置了鱼联邦储备银行专门负责管鱼。
  
 虽然说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每个新上任的鱼联邦储备银行负责人都像商量好了似的,鼓励大家消费,尽情地买买买!同时,它还和另一个叫中岛帝国的国家做生意,那里呢由于人工便宜,所以他们把很多产业都迁了过去。
  
  
 直到有一天,中岛帝国自力更生,不再依靠于美索尼亚国,大富的他们甚至还带着钞票买走了美索尼亚国的所有核心技术和好产品。
  
 一国的经济不会因为人们的消费而增长,而是经济的增长带动了人们的消费。
  
 整本书使用生动的比喻,从一小岛三个人的发家致富历开始抒写。把各种生硬的经济关系转变成为一个一个有趣的故事。很生动的描述了经济的产生、发展、带来的问题、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政策带来的问题,书中一直贯穿着经济学最本质的原理,发人深省。值得每个人阅读。

《小岛经济学》简述

2. 《小岛经济学》的经济观点

1.生产力提升的动因:消费不足,敢于冒险
  
  
 确切讲应该是有某些欲求得不到满足,然后又勇于冒险,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提高生产力,最终满足你的欲求。
  
  
 2.储蓄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
  
 曾经美国居民每年会用10%的收入来储蓄,这种严格的做法让美国建立了巨大的储蓄供应,推动了经济的支撑,并且呢也帮助美国家庭和社区克服了意外的困难,但是近年来经济学家们低估了储蓄的重要性,他们就鼓吹说储蓄妨碍了货币的流通,降低了消费力,并且开始制定各种规则奖励能花钱的人,惩罚存钱的人。
  
  
 3.一个国家的消费不能超过产能,借款不能超出存款,至少能不能长期这样。
  
 储蓄可以创造资本,资本呢可以使生产扩大,所以作者认为储蓄起来的一美元产生的积极作用远比消费美元更有意义
  
  
 4.企业赚钱 是因为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有一种观点叫“劳动价值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按这种观点,利润是通过少付工人工资所产生的,企业家、公司要想致富,只能先让别人变穷。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对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描述都不是很客观,是负面。
  
 企业主的收益是对承担风险的回报,是对成功整合资源的回报。对利润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产品创新,正是这样的推动力提高了社会上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拥有丰厚的利润正说明一个企业家很擅长满足他人的需求,对这样的人应当予以鼓励,而不是恶意诋毁。
  
  
 5.无法自由的失败,也就无法自由的成功
  
 美国是建立在对政府权力严格限制的基础上,人人可以享有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政府是无权干涉。但是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确信政府需要更多的权利,那么人民我们可以牺牲一些自由,但是人们忘记了自由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如果你要政府有责任消除一切痛苦的话,那么就没有人是自由的。
  
  
 6.纸币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实验。
  
 现在的纸币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只有在足够多的人愿意使用纸币交换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它才会有价值,纸币的价值完全是由人们主观决定的,如果人们对纸币失去了信心,它就会变成了一堆这个废纸,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并没有想到未来全球经济会建立在一种不可兑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中没有任何国家发行过真实的货币,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货币实验,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实验何时结束结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实验总会有结束的一天。

3. 《小岛经济学》

《小岛经济学》是著名经济学家彼得·D·希夫和安德鲁·希夫兄弟俩一起写的,他们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了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再到多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发展规律,揭露了经济发展背后人性起到的推动作用,简单易懂。
  
  
 
                                          
 
  
  
 《小岛经济学》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艾伯、贝克和查理在一个岛上,每天靠抓鱼维持生存,但每个人的技能只能抓到一条鱼填饱肚子。
  
 有一天,艾伯心想,自己现在抓鱼的方法,永远只能填饱肚子,未来没有盼头。于是,就选择一天饿肚子不抓鱼,找材料编了一个渔网,提升抓到鱼的概率。这种行为遭到了贝克和查理的嘲笑,但并没有影响到艾伯的行动,他饿着肚子把渔网编好了。
  
  
 第二天,艾伯用渔网抓到了两条鱼,自己每天吃一条,另一条鱼存了起来。查理和贝克见艾伯每天能抓两条鱼,也想学做渔网,又担心自己技术不行,害怕做得不好,连每天一条鱼都没有了。
  
 当查理和贝克眼红艾伯能抓两条鱼的时候,担心自己抓不到饿肚子,为了让自己不饿肚子,就跟艾伯借了一条鱼,但代价是还两条。
  
 艾伯用独特超前的思维,不仅有了渔网,还有了存鱼,最后还用存鱼让自己有了利息。艾伯行为的背后,就是经济学运行的原理,需求产生行为动机,谁能满足需求,谁就成为经济的源头。
  
 通过以上故事了解到,人与人之间拉开财富差距的3种运作规律
  
  
 第一种规律:资本积累的本质,乐观冒险创财富
  
 第二种规律:利他思维修水渠,小财靠勤大财靠脑
  
 第三种规律:深谙国家经济趋势,时势造英雄

《小岛经济学》

4. 解读《小岛经济学》5

他们用来证明这些论点的证据多半都是从情感上煽动起公众的共鸣。其实我们更能确定的是,政府对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垄断几乎必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
  
 如果政府工程入不敷出而且服务质量很差,自由市场的原则也无法帮助其走出困境。政府通常会通过提高税收来填补漏洞。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再说自由贸易,贸易上也有同样的错误理念。自由贸易的反对者试图保护美国的工作岗位不受海外竞争的影响,但是他们忽略了进口的好处,忽视了限制选择范围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损失。
  
 比如,如果进口的T恤衫比美国本土生产的T恤衫便宜,那么美国人就可以在T恤衫上少花一些钱,而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生产别的东西,比如滑板。这对于美国国内的优秀滑板厂商是很有利的。
  
 可是美国国内那些制作T恤衫的失业工人怎么办呢?如果他们的雇主不能在生产T恤衫上找到竞争优势,这些工人只能去找别的工作。但是,提供就业并非经济的目的。经济的目的是不断提髙生产力。
  
 保留无效率的劳动力和资本使用方式对整个社会是没有好处的。如果美国在T恤衫生产方面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它就应该找到自己具有优势的行业。
  
 如果通过贸易壁垒来保护这些工作岗位,制造T恤衫的成本还是会居高不下。那么人们就没有更多的钱来买滑板,滑板制造商就会蒙受损失。所以,这种做法虽然保留了上述那些工作岗位,但我们却没有看到那些因此而失去的潜在岗位。
  
 浪费劳动力去制造那些国外生产率更高的产品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们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率更高的产品,就可以用它们换取别人善于制造的产品,最终能得到更多。
  
 当然,问题在于,因为有了那些人为设置的高汇率、高税率,以及工资法和劳动法,我们占优势的领域并不多。这个局面需要改变。
  
 府与央行的上帝之手
  
  
 
  
 解读《小岛经济学》,今天是第五期节目。这座美丽的热带小岛上的物质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大家都开始拥有更多的鱼,于是,鱼的储存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以前,反正鱼也不多,就都放在家里。可是这样做一方面很危险,因为可能会有入室盗窃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对鱼的利用效率很低,大家思想上还是愿意通过投资和放贷来使自己的鱼升值,但是大多数的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来做这件事情。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出现供给,一个叫做Max.Goodband的人登场了。迈克斯.好银行先生。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要干一件什么事情了。
  
 迈克斯对存储鱼很有经验,于是,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储藏室,让大家把鱼储藏在这里,并且雇佣了岛上最强壮的人来看守。鱼放在的储存室里非常的安全,这确实完美解决了岛上鱼失窃的问题。
  
 另外迈克斯也看到大多数人在借鱼出去收取回报这间事情上很需要帮助,因为经常有善良的岛民被那些狡猾的人所欺骗。他知道,如果只收点管理费的话,那能收多少钱呢?利润空间有限。他明白储蓄的价值,也明白自己比其他的岛民更擅长放贷。那就用大家的储蓄放贷,收益的一部分作为储户的利息和看守人的工资,剩下的部分就是自己的收入。于是,迈克斯好银行存贷公司就这么诞生了。
  
 我们看到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迈克斯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呢?还解决了小岛上的存款、贷款和盗窃这些原本棘手的问题。
  
 现在岛民都把自己的存鱼交给银行,让迈克斯替自己承担投资的责任。而谁要是需要贷款,那也是去找迈克斯,而不是去到处东拼西凑了。
  
 这个银行计划要顺利实施,迈克斯需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保证贷款业务的赢利,这就意味着他需要仔细的甄别借款人,确保能把本金和利息收回来。并且贷款需要抵押物,以防万一。
  
 向储户支付合适的利息,保证大家都愿意把鱼存到他的银行。
  
 为了让生意可以持续下去,他需要不断的吸引更多的储户,保证银行里有足够的鱼。
  
 由于迈克斯的个人利益和他的银行经营状况是紧密相关的,所以他就会倾尽全力对银行里储户的存鱼负责。他手中最厉害的指挥棒,就叫做利率。
  
 在贷款方面,他对还款能力强的借款人收取较低的贷款利率,对风险高的借款人呢,就要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来作为高风险的补偿。
  
 而在存款方面呢,存款利率是随着存款的年限递增的,存鱼的时间越长,造成银行存鱼短缺的风险就越低。因此,银行就会给储户越高的利息。
  
 尽管这根指挥棒是握在迈克斯的手里,但是整体的利率还是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比如说,有的时候生产率大幅提高,岛上的存鱼数量就会跟着变多。那银行的储存室里就会堆满了鱼,这个时候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较强,而且健康的经济也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在呢?贷款利率会降低,吸引更多的人来借鱼,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又决定了银行能支付给储户的利息。所以现在存款利率也跟着降低,从而抑制储蓄。
  
 而一旦银行里的存鱼变少,储蓄回落,这对经济来说是很危险的。迈克斯的放贷就需要格外的谨慎小心,因为一旦有人拖欠贷款,后果就非常严重。为了能抵消高风险带来的损失,迈克斯会收取更高的利率,并提高存款利率以刺激储蓄。这个时候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上升,鼓励储蓄,银行的资产得到补充。最终,银行里的鱼会再次累积起来,而那时,利率又会下降。
  
 另外,存款利率低的时候,表明大家都愿意把存鱼用于近期的消费,因此就抑制了为满足未来消费需求而进行的投资。
  
 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我们归纳一下,这种机制的运作取决于三点:
  
 银行要实现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愿望。
  
 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损失的担忧。
  
 个人消费的时间偏好。
  
 更重要的是,银行的安全和便捷,促使人们延迟消费、增加储蓄。这就为投资项目提供了资金,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迈克斯.好银行先生精明谨慎的经营之下,岛上的储蓄不断的增长,经济不断的发展。
  
 现实启示—美联储的上帝之手
  
 作者说,政府不但指定法律,向某些贷款类型和人群倾斜,扰乱了信贷市场,还通过另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影响信贷的流动:操控利率。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美联储一直制定基准利率,而美国的整个利率结构就是建立在基准利率之上。
  
 说到美联储,简单介绍下,全称叫做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他就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美联储确是一个私有机构,而非国有。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怎么会是私有呢?这里可能需要稍微解释一下。私有的这个概念,作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对面的资本主义国家两种经济制度下的私有是不同的。我们常说的私有企业就是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私有的意思就是非公有,私有化对应的是国有化。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私有企业对应的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上市企业,意思就是说公司的所有权为个人拥有,政府没有参与,并且公司不对公众开放交易所有权,也就是股权。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私有化对应的是公开上市。
  
 那么我们说,美联储为私有的意思是1.美国政府不拥有美联储;2.美联储不公开交易其股权。所以在所有权方面美联储可不是美国政府的。但是在职能方面,他还是类似一个政府机构。他的权利核心美联储委员会的委员需要由美国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而且他还需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要制订金融货币政策的时候还是要和白宫的大佬们商量的。美联储可以看做是美国财政部的延伸。
  
 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虽然不会直接决定所有银行的贷款利率,但是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通常来说,银行向大众收取利率要高于他们支付给美联储的贷款利率。这样才有钱赚嘛。因此,美联储一旦调高基准利率,企业和个人在借款的时候还是要多付一点钱的。
  
 他之所以被授予了这一项权利,说是为了保证经济无论是在繁荣还是萧条时期都能保持平稳。而这套说辞的理论依据呢?则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可以运用智慧推算出特定时段最理想的利率水平,从而使经济正常运行。
  
 而这样的依据就是作者要吐槽的地方了。这样的机制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
  
 一、前提是,美联储的一小撮人要比数百万独立决断的民众,也就是比市场更加清楚什么才是恰当的利率。但是美联储和迈克斯好银行的借贷公司可不一样。他既不产生储蓄,也不会因为贷款收不回来而蒙受损失。储蓄是民众的,而银行能不能盈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存。
  
 二、美联储的决定总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而非经济的考量。因为低利率能够使得经济表面上表现更好,降低了还款压力还能帮助金融公司赚钱,包括谋求连任的总统在内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低利率。而对于美联储的决策者来说,他们自然也希望自己能被看做是拯救经济的好人,而不愿被当做将经济推向低谷的吝啬鬼。
  
 因此美国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偏见,就是利率本来就应该很低。但是作者一再提醒我们,低利率会刺激借贷、抑制储蓄,所以现在的美国已经从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债台高筑的借款人国家了。
  
 三、过低的利率会向市场释放错误的信号,信号告诉我们现在经济状况良好,大家都来投资啊。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如果利率下跌,消费就应该是延后的,但是这并没有发生。自然的,在错误信号的欺骗之下,用于满足未来需求的投资就很难成功。结果就是在虚假的繁荣之后紧接着出现巨大的危机,正如我们08年的时候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所经历的那样。
  
 继续小岛上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贸易。
  
 小岛自来水项目
  
 以前的岛民都是引用山间溪水,用各种办法把水从小溪中运到自己的茅草屋里,所以大家都不会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生活。
  
 有一年,小岛上发生了旱灾,小溪干涸。严重缺水使得人们几乎无法生存。在这场灾难之后,岛民们苦苦寻找解决办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艾伯的第五代孙子,艾伯五世继承了先辈的聪慧才智。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想建一个巨大的水池,把雨水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再用管道把水池接到小岛上的各个地方。建立一个为整个小岛供水的巨大项目。这个自来水项目非同小可,需要18万条鱼的工程款,这可是250名工人两年的口粮。
  
 艾伯五世找到了迈克斯.好银行,打算向银行借钱。迈克斯很看好这个项目,尽管工程费用非常的高,但是未来的潜在收益巨大。于是,迈克斯和艾伯五世达成共识,启动了小岛自来水项目。
  
 后来,工程完工。如预期的那样,自来水送到了小岛上的各个地方。岛民都愿意每年付出一定数量的鱼来换取自来水。迈克斯也如愿收回了贷款和利息。
  
 自来水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给整个小岛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自来水服务的收费合理,让远离水源的地方也可以用的上水,以前的不毛之地现在也可以种植庄家。由于人们不用在去辛苦的挑水,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或者开发新的项目。小岛的经济又一次得到提高。
  
 小鼓与防晒油的跨岛贸易
  
 随着小岛上经济的发展,很快不少货运木筏就满载着鱼、运输车、冲浪板、长矛和独木舟这些商品在公海上来来回回。由于物美价廉,这些商品在整个大洋上都享有盛誉。如果自由贸易不受限制的自由发展,就会给所有的人带来好处。
  
 我们能够想象的到,有些岛屿通常会有一些产品相对过剩,而别的岛屿呢?正好又缺乏这些产品。于是,每个人、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岛屿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说,在附近有一座小鼓岛,听名字就知道,岛上有大量的小鼓。当地人制作小鼓的技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岛上也生长着很多适合制作鼓的树木。在这座岛的内部,小鼓的销路自然不理想,因为太多了嘛。
  
 而距离小鼓岛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狂舞岛,这座岛上的居民喜欢跳舞,于是对小鼓就情有独钟。但是这座岛上并没有合适制作小鼓的树木。因此在狂舞岛上,小鼓是罕见珍贵的货物,但是狂舞岛上的有大量的椰子防晒油。可是岛上的人皮肤黝黑,根本没有防晒的必要。所以防晒油在狂舞岛上一文不值。
  
 在这两座小岛取得了联系之后,立即就开展了小鼓和防晒油的大宗交易。在这种安排之中,两座岛上的居民都得到了好处。小鼓岛的人用上了防晒油,狂舞岛上的人拥有了节奏感很强的鼓点音乐。
  
 其实国际贸易和个人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每个人或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多余或者擅长生产的产品,以此来换取自己缺乏或者不擅长生产的产品,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现实启示—政府的上帝之手
  
 通过上述的故事,我们发现,现在故事中的小岛已经比当初三个人徒手抓鱼的时候要复杂得多。但是支配经济的原理并没有改变,正如数学原理不会因问题的大小而改变一样,基本的经济原理也不会因为经济体的大小而发生改变。自我牺牲、储蓄、借贷、投资、经济刺激因素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首先说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的时候,这种投资才有效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确实需要在将来才能看到这些投资的收益,但是这前提是投资必须是成功的。
  
 如果艾伯五世和迈克斯的自来水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之后,并没有把水送到岛民的家中,并没有改善干旱的情况。那么这个项目就是在浪费资源,阻碍经济的增长。
  
 在美国早期的历史上,类似自来水厂这样的项目往往是由私营部门发起的。然而,由于这些项目能否成功很难预料,在这个政府几乎控制了一切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这样一个工程的融资、建设直到最后投入运营都由以赢利为目的的私营公司完成,看来很不可思议。但是在过去事实就是如此。
  
 举例来说,纽约地铁基本上就是由私营公司建设的,而且在近40年的时间里都是由私营公司负责运营。虽然地铁的造价不菲,但还是实现了赢利。更值得一提的是,40年里车票价格从未上涨过。
  
 现如今,选民很容易相信大型公共设施都应该由政府运营,比如下水道、高速公路、运河和桥梁这些可以为所有人提供方便的设施。但政治家们却成功地让民众相信,唯利是图的私营公司一有机会就会榨取民众的血汗钱。

5.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小岛经济学》这本书是我前两年就听说的一本书,书的作者是彼得·D·希夫与其弟弟安德鲁·J·希夫,彼得·D·希夫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畅销书作家,其著有《美元大崩溃》成为美国超级畅销书之一。安德鲁·J·希夫是经济学与融资学方面的知名专家。全书通过讲述了一个小岛上居民的故事,从最初的捕鱼到最后各个小岛的通商的各种场景下,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和关系的原理。用模拟场景的故事方式向读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世界环境中的经济和关系等相关问题。
  
 本书的主观视角是以小岛暗指美国,以中岛帝国暗指中国,从最原始的三人的荒蛮小岛,到一个巨大的叫美索尼亚国的城邦,岛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儿都在向读者解释从原始部落捕鱼经济到现在的国与国之间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以鱼券作为货币讲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货币储备和流通的相关问题。
  
  储蓄的故事 
  
 每人每日有一条鱼就可以满足温饱,由于织网的原因,小岛上人们每日能捕捞的鱼越来越多,剩余的鱼就可以存下来,这就产生了储蓄。
  
  商业贷款的故事 
  
 贝克和查理想学艾伯一样织网捕鱼,为了保证织网期间能用充足的鱼吃而不被饿死,他们先要从艾伯那里借到一些鱼,并且承诺每借1条鱼就要还回去2条鱼,这种借贷的形式加速扩大再生产,可以让贝克和查理进行其他的生产,比如开公司。对于艾伯来说这样要比储蓄要赚钱的多,这种借贷就是商业贷款,是资本运作的最优途径。
  
  消费贷款的故事 
  
 假设艾伯把鱼借给了查理和贝克,但是他们没有去织网,而是拿着这笔鱼去度假,提前消费了这些鱼。而快到还款期限时,贝克和查理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或者努力工作来捕鱼,以偿还欠艾伯的鱼。提前消费的方式就如现在的信用卡消费。
  
 过去,美国以储蓄大国著称,在历史上,美国居民每年都会以收入的10%甚至更多进行储蓄,这种严格自律的做法帮厨美国建立了巨大的储蓄供应,为美国推进工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同时也帮助了美国的家庭克服了意外的困难。而现在,美国提前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储蓄意识淡薄,导致了美国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意外时,毫无抵抗能力。同时,美国整体社会的生产链路并不完整,缺乏基础生产能力,使得他们没有完善的自我生产循环的体系,这对一个国家而言很容易受外部生产影响。
  
  应急贷款的故事 
  
 艾伯拒绝贷款给贝克和查理作为“假期”消费之用后,两个人都生病并且不能去捕鱼,艾伯从自己的储蓄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困难生活贷款给他们,这种贷款风险高,但如果不给他们应对当前的困难,则贝克和查理有可能因为没钱治病而失去生产能力,则这部分贷款属于应急贷款。
  
  鱼邦储备券(美元)的诞生 
  
 随着岛内越来越多的人织网捕鱼,生产效率的提升,岛上开始催生了多元化的经济。而兑换的物品和服务也多种多样,为了改变这种杂乱无章的交换系统,岛内需要统一一种交换物来交换任何物品,并且能被任何人都接受。鉴于岛内所有人都吃鱼,鱼被指定为货币。岛内的社会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中,弗兰基议长承诺让岛内居民获得政府的更多福利,而兑现承诺就需要更多的鱼,于是发明了“鱼邦储备券”的纸币,这种纸币可以拿去银行兑换出鱼,也可以像鱼一样在市场上买东西。
  
  就业 
  
 多元的经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就了行业细分,形成了多种职业和人群,为岛内居民提供了更多除捕鱼外的岗位,这也就增加了就业。
  
  通货膨胀与紧缩 
  
 鱼邦储备券流通之后,发放的数量远远政府在银行账户里的鱼,如果某天,岛内全部居民都拿着鱼邦储备券去兑换鱼,银行是拿不出那么多鱼来兑换鱼邦储备券,弗兰基议长找人用废鱼拼凑出假鱼,假鱼比真鱼要小,一般人察觉不出来,随着鱼邦储备券发行量越来越大,假鱼越来越小,小岛居民要吃更多的鱼才能填饱肚子!同样的货币购买能力的下降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紧缩则恰恰相反。
  
  房地产的繁荣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岛内居民开始建造和购买棚屋,而土地和棚屋属于不动的资产,人们发现贷款给购买棚屋的人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贷款人如果无力偿还贷款,那么银行可以没收棚屋转卖给其他人。最开始的时候,棚屋的贷款利息很低,政府的政策也很宽松,棚屋价格上涨,即使很破旧的棚屋也有人买,人们相信过几年转手棚屋就能卖个好价钱,赚到比储蓄和放贷更多的钱,让人轻而易举就过上富裕的生活,房地产繁荣由此而来。
  
  房地产泡沫破灭 
  
 棚屋市场规模是因为需求而产生的,突然有一天,岛内居民人人都有棚屋住,开始无人再买棚屋,那些手上有很多个棚屋的人恐慌自己赚不到更多的钱,就会降价出售,那么棚屋价格下跌,并且是直线暴跌,而这时,本来买不起棚屋的人想在暴跌的时候买下一个,但这时,棚屋的贷款利率已经变得高不可攀,买不起的人还是买不起,同时小岛很多产业都受到了棚屋降价的影响,这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引起市场经济动荡,这种时候,完全依赖市场经济自行调节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的,那么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转移动荡因素,进行宏观调控。方可稳定社会经济体系的流转。显然,当初美国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经济动荡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动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美国和中国 
  
 文中小岛所在的美索尼亚共和国指的是美国,而中岛帝国指的是中国,尽管书中意在指出美国的问题,但何尝不是为中国敲响警钟,在政府干预的计划经济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苏联选择了前者,美国选择了后者,而中国结合二者的优劣,则两条都试过,先是计划经济后结合计划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需要避免很多的坑,比如美国经济大萧条、民粹主义、或者一味地忠于凯恩斯理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史为鉴,我们的特色经济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

6. 解读《小岛经济学》(2)

现在,我们知道了生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当我们生产出多余的产品时,储蓄就出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改善恶化的经济状况,应该是储蓄,而不是消费。
  
                                          
 
  
  
 
  
  
 书中,关于储蓄的故事是这么说的:在艾伯的带动下,他的两个朋友贝克和查理也学会了织网技术,三人还一起建立了一个个巨型捕鱼器。很快,岛上便有了大量的鱼,储蓄也多起来。这时候,鱼的存储就成了问题。以前,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鱼放在家里,但这样做效率很低,还很危险,偷鱼贼也难以防范。于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很有意思,叫迈克斯·郝寅航,谐音就是好银行,很好的银行。他开了一个“储鱼所”,让岛民把鱼存进去,就成了储蓄,然后雇人来看守。郝寅航通过收取一定的保管费来维持运营。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点收入,他还用这些储蓄放贷,取得的收益,一部分给储户支付利息、给看守人员支付工资,另一部分就是自己的利润。于是,专业的银行机构就诞生了。
  
                                          
 
  
  
 
  
 这个故事对应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上个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储蓄,这就为其他的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还有助于防范意外风险。但是,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却严重低估了储蓄的重要性,他们很多人把储蓄看作是一种累赘。特别是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把钱存起来就抑制了消费,妨碍了经济循环,不利于发展。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鼓励人们花钱、抑制存钱。于是,美国人形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结果总是入不敷出。
  
 在小岛上,如果没有储蓄,郝寅航就会失业,他的投资也就白费了。所以,郝寅航的个人利益和他所经营的银行的状况密切相关,他是最适合决定存款和贷款利率的人。比如,在贷款方面,他可以向那些还款能力强的人收取低利率,向那些风险较高的人收取高利率,来作为高风险的补偿。而贷款利率最终决定了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还跟存款年限有关,储户存的时间越长,利率就越高,存的时间越短,利率就越低。总体来看,储蓄有助于人们增加财富、延迟消费,为投资和生产提供资金,而产能增加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良性的经济循环。此外,如果经济受到意外影响,储蓄还是重要的缓冲器,可以防止经济崩溃,或者迅速重建受损的资产。因此,缩减消费进行储蓄,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举措。
  
                                          
 
  
  
 
  
 但是,美联储出现了。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基准利率都是由美联储制定的。他们调高或调低基准利率,银行就会相应调高或调低贷款利率,从而影响整个市场走高还是走低。可以说,整个国家的利率结构都是建立在这个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书里说,这个机制有两大缺陷:一是美联储总是“高高在上”,他们并不是经济参与的主体,本身跟利率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没有储蓄,也跟贷款的运作没啥关系,不会因为收不回来账而成为受损失的一方。二是美联储做决策,更多是从政治角度而不是经济角度来考虑。结果,导致了一种偏见,认为利率应该很低才好。
  
                                          
 
  
  
 
  
 我们都知道,低利率确实刺激借贷、但会抑制储蓄,所以,美国就从一个储蓄大国变成了一个借贷大国。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通过各种方式,让消费者多花钱、少存钱。但是,这种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做法没有什么意义。另外,过低的利率还向市场传递了错误的信号:让人们认为经济状况良好、是投资的好时机,于是,大家纷纷增加借贷。但事实上,消费并没有真正延迟,储备也并不充裕,这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而且,之后很可能还会出现巨大的危机。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需要客观地分析,把通胀的责任完全推给美联储,也是有失偏颇的,美联储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在此就不赘述了。
  
 这就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第二个重要观点,储蓄创造了资本,资本可以使生产扩大,所以经济状况不好时,应该是储蓄而不是消费。在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会把钱借给那些健康的企业和项目,来扩大生产、实现增值。从社会整体角度看,这些健康贷款的收益弥补了那些失败贷款的损失。所以说,把一美元存起来比花出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要更有利。而且,无论是商业贷款、消费贷款还是应急贷款,都需要在储蓄的范围内进行,也就是说贷款总额不能超出储蓄总量。

7. 《小岛经济学》书评

    坦率的说,这本书不是一本标准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启蒙入门书籍,当我读到前言的时候,就感觉到作者“杀气腾腾”,想要拿一些机构、一些人、一些理论进行开刀,其中不乏经济学泰斗凯恩斯……也就是,这本书是有一定指向性和攻击性的,是作者兄弟二人及其父亲关于经济学问题的一方见解,当然,这些意见是有理论与实际基础的(比如说作者就准确的预见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也值得我们深思与参考。
  
       作者的主观视角是美国经济,与大多数经济学家类似(至少我读过书的作者),作者是向往自由经济的,厌恶、批判、唾弃政府几乎一切对市场经济施加的宏观经济政策,这让我想起中国一句老话,叫做:无为而治,这基于每位经济学家都愿意相信市场经济无穷无尽的调和能力,而这种能力调和出来的社会经济面貌即是最优解,这似乎在经济学的公式与理论层面是无懈可击的,说白了,经济学家都是相信“纯天然无害食品”是最好的,你政府老是一会儿加“催产素”、一会儿搞个“转基因”、一会儿又搞“人工饲料养殖”,这能好吃吗?!能有咱们“纯天然”的可口和健康吗?最尴尬的是,政府动作越多,则把经济学家与经济学理论蔑视得越惨,这是很多吃着碗饭的学者所不能接受的。
  
  
      那说了这么多,经济学理论与规律到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它的很多原理几乎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个人判断事物的最佳逻辑思维,供求关系、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边际效应、弹性原理、机会成本……无一不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处理问题、做出正确选择的最佳“法宝”。

《小岛经济学》书评

8.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彼得·D.希夫 安德鲁·J.希夫
  
 
  
  
 本书以小岛生活为例,形象的描述了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让我深刻的理解了各种经济概念。
  
 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理解以及经济学知识。
  
 
  
  
 作者提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就是: 坚持储蓄与敢于投资 。但作者也认为拥有固定资产会更好一些,因为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增长 ,其次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国家通常是以降低货币价值来偿还巨额外债,从而导致本国人民陷入赤贫之中。而说回储蓄不只是提高个人消费能力的手段,还是防止经济受到意外因素影响的重要缓冲器。因为当疾病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出现时,储蓄能更优的解决我们的自身处境。请记住, 一笔备用的储蓄会防止经济崩溃  并  迅速重建受损的资产 ,就像文中的艾伯、贝克和查理三人继续缩减消费进行储蓄的做法非常重要,此乃未雨绸缪之举。
  
 
  
  
 通常消费只是我们用来衡量生产的尺度,因为所有生产出来的东西最终都是用于消费的。那么消费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只要价格降得足够低,即便是没人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卖出去。但是,如果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东西可消费了。因此, 生产是有价值的  ,  其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而产生的 。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给老百姓更多的钱花就可以增加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但是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变真正的需求,只会使人们花更多的钱购买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增加供给才能切实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而且这些供给最好是人们真正所需的。同理慈善也无法刺激经济增长,它无法创造生产需求。而我们作为工薪阶层,劳动的价值通常取决于我们自己所使用的资本。 资本越优化,劳动的价值就越大 。例如,付出同样的劳动,你驾驶一辆推土机挖的坑要比你用铁锹挖的坑大得多。所以要会利用自己的最优资本。
  
 
  
  
 而对于商人 打入市场 而言,就是要提供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获利。
  
 
  
  
 接下来文章中提到了 最低薪资 法规,其实国内也有,不同的城市最低薪资也有所不同。但作者对于最低薪资法规的解释有开阔我的视野,他说: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最低薪资法规增加了低端工人的薪资,但实际上,这类法规只是增加了这个人群的求职难度。因为作者认为不同的薪资所要求的岗位是有所不同的,在薪资提高的同时对岗位技能要求也会有所提高,因此会导致一部分无法胜任高要求工作的工人失业。但其实作者也说了另一个观点,剥削工人无益于企业发展,所以综合来看我觉得最低薪资的法规还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知道剥削员工的坏处,如果没有最低薪资的限制,剥削很有可能会存在,从而导致员工拿到远低于能力水平的工资。
  
 
  
  
 对于 通  货  膨胀 ,作者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因此,如果物价没有上涨,就没有通货膨胀。但上涨的价格不过是通货膨胀的结果。就好比给气球充气,气球就会不断膨胀变大一样。通货膨胀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与之相反的就是通货紧缩,意指货币供应收紧。从另一方面来说,价格自身不会膨胀或紧缩,只会上涨和下跌。所以膨胀的不是价格,而是货币供应。当然1990年前美国的字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但现在较新的字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开始有了松动,因为,深入去理解通货膨胀,就算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也可以保持平稳甚至下降。例如: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会理智的选择停止消费,自然需求就会降低,从而导致物价回落。而此时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货币的价值,物价就可能上涨(前提是货币发行的速度够快)、保持平稳或比正常情况下跌的慢一些。但是,经济不景气时物价需要下跌才能平衡经济局势。经济不景气时通过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能够削弱低就业率的影响。然而,当代经济学家却认为,物价下跌会导致经济陷入需求崩溃的万丈深渊。他们忘记了一旦物价下跌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开始消费。这个过程淘汰了不必要的产能,把物价调低到符合内在供求关系的水平。通货膨胀人为地使物价居高不下,妨碍了上述过程发挥作用。
  
 再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观察每年不断攀升的物价,也就是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按文中的理解就可以是,政府给个人的官鱼越来越小,因为真正的鱼不多了。
  
 
  
  
 而谈到 中美关系 时,作者是这样说的:多年来,经济学家对美中关系的理解一直是错误的。大多数人认为那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边关系:美国得到廉价商品和贷款,中国得到制造业的就业机会。然而,这真的是一种双赢的安排吗?
  
 美国人占了便宜:他们不用生产就可以得到商品,不必储蓄就可以得到贷款。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辛勤工作却不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他们努力储蓄却得不到贷款。
  
 这有什么好处呢? 美国的低利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外的高储蓄率造成的 ,大多数当代经济学权威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记住, 想要借贷,就必须先储蓄 。所幸,对于美国来说,全球经济使得借与存的关系可以不受国境的限制。
  
 到目前为止, 美国手中的王牌一直是美元的地位 。 作为世界的官方储备货币,美元是一切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美国的贸易伙伴,所有人交易时都需要使用美元。所以,即便没有人购买美国的产品,人们也需要美元。而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这种运气。
  
 外国人持有的美元很多都存在美国的银行里,因而又可以借贷给美国人。这么一来,美国人即使不储蓄也可以获得贷款。
  
 人民币和美元紧密挂钩,这就要求中国公民至少要将储蓄的一部分兑换成美元。
  
  如果没有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储蓄,美国人以及美国政府想要借钱就会很困难,他们将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贷款利率。对于靠贷款推动的美国经济而言,利率偏高和信贷吃紧是一个致命的组合。 
  
  目前美国领导人和中国的冲突不断升级,在他们决定与中国划清界限之前,需要好好认清这条生命线。当然,既然这种关系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结束得越早,痛苦就越小,对美国人来说尤其如此。 白食吃得越久,有朝一日没得吃时,就越是难以自食其力。
  
 
  
  
 这就联系到文中中岛帝国当初不断的购买美索尼亚国的鱼邦储备券的情况,那时中岛帝国人是相信最终自己能靠储蓄安然度日的,但实际上却是美索尼亚国没有鱼了,它连养活自己百姓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可能为中岛帝国兑换钞票了。但正是由于中岛帝国买了很多鱼邦储备券,抬高了鱼邦储备券的价值,中岛帝国的产品变得物美价廉,就业岗位也增加不少。但这时又有新的现象发生,就是中岛帝国一直看重出口的生产力,并不看重本国人民的消费力,但实际上却是本国人民也有内需的,开始重视内需后的中岛帝国也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此时,中岛帝国对鱼邦储备券的需求也开始减少了。鱼邦储备券供给过剩后,供大于求,就导致价格下跌,鱼邦储备券持续贬值,也就没人再愿意持有它了。
  
 
  
  
 在小学书上印着这样一副画,画中有两位老奶奶,一位是中岛帝国奶奶,一位是美索尼亚国奶奶。中岛帝国奶奶说:60年了,我终于买到房子了。而美索尼亚国老奶奶说:60年了,我终于还完房子贷款了。以前只是觉得这幅画讽刺着我们普通百姓不懂得贷款去获取房子的途径,但读完这本书后觉得这一切都是国情使然,美索尼亚国有天然的低利率优势,当地人买房,外国人来买单。所以中岛帝国人民的爱储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我们的消费力在以前很低,其次房贷等利率的偏高,会让这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划算,这样何必存银行赚取利息呢。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购房者已成为中岛帝国的消费主力军。这时应注意楼市泡沫的风险。当大多数炒房者觉得是时候抛售时,就会导致供大于求,从而影响楼市价格直线下跌。最近也算是刚好遇上了当地楼市出台的各种政策。
  
 政策1.政府出台各区指导价。规定售卖价格高于指导价的就只能显示房源,但不予在网上显示价格。此时楼市价格回落,之前考虑的几个二手房均从2w回落到1.7w
  
 政策2.更改顺位规则。一顺位的不变,二三顺位进行调换,四顺位不变。这样一来,我比以前有优势了不少,但对我也没啥用了,因为不考虑买房了。相反的,我的优势变大了之后也会导致另一部分人的优势变小。
  
 政策3.公积金政策的更改。具体内容没仔细研究过,总体就是对于公积金账户存款少和缴存年限短的影响比较大,其余的暂无影响。
  
 短短4-5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楼市变化,听说之后房贷利率还有可能会下降,现在看普遍商贷在6%左右,公积金是真香啊。总之我可能赶上了房价最离谱的时候,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房价是基本不会下跌太多的,也很可能还会继续增长,对于把这笔钱拿来存银行里还是买房更香一些。上面出台这么多政策但其实真正想控制的是炒房客,而非普通百姓,只是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多多少少会影响购房人罢了。
  
 
  
  
 回到之前说的中岛帝国买美索尼亚国债券的事,我以前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停止购买鱼邦储备券。直到在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几乎不可能,阁下。你想一想,他们手里已经有很多钞票了。如果他们不接受,那些钞票只会更加贬值。他们现在只能任由我们摆布。要是情况有变,我们就提醒他们,我们还有‘强鱼政策’。”
  
 
  
  
 正如本书前文所述,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消费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货币供应量固然会鼓励人们消费,但对扩大需求却毫无裨益,而 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
  
 
  
  
 
  
  
 
  
  
 
  
  
 
  
  
 小知识:
  
 
  
  
 ① 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努力使有限的资源(每种资源都是有限的)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牢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找到了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不管一个经济体最后变得多么强大,这个原因是不会改变的。
  
 
  
  
 ② 1913年,美联储成立。美联储发行纸币,承诺纸币持有者可以随时将其兑换成黄金,从而取代了当时流通的私营银行发行的钞票。其实,私营银行也做出了相似的担保。但是,自从美联储登上历史舞台,美国的物价就开始不断上涨。
  
 在“大萧条”中,罗斯福总统决定让美元对黄金贬值。要想实现这一点,美国政府就必须控制整个黄金市场,而且美国政府还一度立法禁止私人拥有金币。后来,要将纸币兑换成黄金,人们只能去公正的银行,后来只能去公正的外国银行,再后来去哪里也兑换不了了。
  
 美国人手里只剩下一种没有实际价值且可以随意增发的货币。这使得美国政府再也不必在支出和税收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也把美国经济引上了一条不归路,总有一天美元剩余的那点儿可怜的价值也会消失。
  
 ③美索尼亚国已经完全没有存鱼了。他们所计划的所有开销都要依靠外国的资金支持。
  
 只有外国人愿意用实实在在的货物换取他们的纸币,美索尼亚人才能维持消费大于产出的生活。因此,他们的选择很简单:
  
 1.减少消费,用储蓄还债;
  
 2.增大产量,卖掉多余的货物还债;
  
 3.追加贷款,继续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
  
 在前两个选择中,美索尼亚人都要吃苦。要么努力工作,要么减少消费,再不然就是双管齐下。 而第三种选择可以把一切痛苦转嫁给外国人。毫无疑问,参议员们勇敢地选择让外国人当替罪羊。 通过这些措施,他们希望恢复消费支出,重新建立国内健康的经济环境。
  
 失业人员获悉,就业岗位在美索尼亚国迅速消失的同时,却在中岛帝国以同样的速度增加。原因在于中岛帝国买了很多鱼邦储备券,抬高了鱼邦储备券的价值,中岛帝国的产品就变得物美价廉,无法抗拒了。所以,奥库达和莎洛西公开要求中岛帝国少买些鱼邦储备券,令其贬值,从而使美索尼亚国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当然,没人想过鱼邦储备券是他们筹款的方式,中岛帝国如果减持鱼邦储备券,怎么还能把鱼借给他们,用以支持奥库达设想的消费计划呢?他们甚至不屑于思考这个问题。参议员们只想着借钱,却忘了总要有人可借才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