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

2024-05-15

1. 谈谈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

谈谈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
 
        从“美”的产生和欣赏等两个方面来说:"美"都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因为创造产生是主观行为、而欣赏或反感也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所以审美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因此在人们的审美体念活动中对“感性”意识的依赖明显要大于对“理性”意识的需要。
        关于美的定义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美的概念是给予人们的感觉器官愉悦、舒适、轻松的文化信息,是不附加任何精神负担的信息;
         2、美学不是要追求一个统一的定义的领域,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美“的内容创造者自由定义的。更为重要的是“美”的内容是被怎样表述的,当其内容被大众所接受、欣赏时,创作者通过作品呈现”美“的意图就实现了。因此从“美”的产生与欣赏两个方面来说“美”是一种主观存在的意识;
         3、从美的本质定义出发,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用理念确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区别于理念的其它表现形式,从而解释一切美的现象。
        
        而人的理性意识是逻辑化的意识,逻辑化的意识对待事物的态度是谨慎而严密的,而置于谨慎而严密态度下所创造的事物由于要照顾逻辑关系的缜密性就不可避免地会牺牲愉悦、舒适、轻松的“美”学元素,以致造成观赏者的精神负担,从而丢失“美”的韵律而质变为枯燥的说教。
       因此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就是从作品的创作立场出发,研究创作构思的历史、文化背景折射在作品中的艺术光辉和历史、文化的价值贡献;研究创作的手法和特点,总结其形式风格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及其影响力。

谈谈理性在审美中的作用

2. 审美性是什么?

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3. 审美的功能包括什么?

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愉悦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表现为社会、历史、人生或者自然的认识。例如张折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具体描写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让观者充分地认识了那个时代社会以及历史。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变现为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三个方面。例如巴拉蒂执导的《放牛班的春天》,一堆再度被父母抛弃的寄宿孩子们,是老师用音乐找回他们的目标。观众正是通过影视艺术的鉴赏活动,从心里面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主要表现为精神的享受和审美愉悦。例如舒伯特的《鲟鱼》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从难以忘怀,从而使其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 

审美的功能包括什么?

4. 审美对人的意义?

审美对人生意义: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




简介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有句话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套用一下,“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动物只是本能的适应这个世界,那人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对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5. 谈审美的重要性

审美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好的审美,就会有好的衣品,有好的衣品,就会有好的气质,气质超群,自然也会吸引到好的朋友,好的伴侣,周围有这些人相伴,您会有好的心情,解决问题的格局也不一样。这是从由外在装扮上谈审美对人的影响。有好的审美,在成家立业以后,您会把家布置的高雅宜居,把孩子打扮的精致又充满自信。审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是您精神风貌的外化体现。
一个人的审美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于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等等各方面。无关乎是普通人还是名人,我们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
我们的人类都是视觉动物,不要去相信审美内在美才是真的美的心灵鸡汤。那些都是用来安慰你的正能量的东西,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我们都可以很明了的感受到一个人颜值的高低对生活的影响。
我们一个人的审美观真的很重要,但有时也很难摆脱社会潮流的限制。比如多年前的杀马特非主流时代,现在来看都是一些无法接受的审美。所以我们要保持自己健康向上的审美方式,在造型上不要过于的夸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什么日系风、学院风等等各类性的风格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而且被周边亲戚朋友都认可的潮流方式来去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审美方式。
审美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好的审美,就会有好的衣品,有好的衣品,就会有好的气质,气质超群,自然也会吸引到好的朋友,好的伴侣,周围有这些人相伴,您会有好的心情,解决问题的格局也不一样。这是从由外在装扮上谈审美对人的影响。有好的审美,在成家立业以后,您会把家布置的高雅宜居,把孩子打扮的精致又充满自信。审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是您精神风貌的外化体现。

谈审美的重要性

6. 如何理解审美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哲学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范围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7. 审美具有功利性吗?为什么?

审美是否具有功利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是纯粹的,无功利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我想了一下,认为从根本上看,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在审美的过程中,确实排除了一切其他的理性的价值判断,排除了任何利害关系,是一种对观照物主观化的感受,因此,审美不直接指向功利性。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审美过程以外,即审美这一整体本身,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也就是说,审美是满足人精神需求的活动,从这一层面上,审美具有功利性。这就是第二种观点的意义。

审美具有功利性吗?为什么?

8. 审美学的意义

审美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特别是审美人的造就,学习审美学既是理解审美活动的过程,又是陶铸灵魂从而成为审美人的过程。人们有理由期望,审美学将成为未来的伦理学,因为它致力于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满和群体生存的和谐,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伦理学所企求接近的理想境地。首先,审美学引导人们造就完整人格。严格意义上的美是在审美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体现人类生存完满性的形象,真与善内含其中。正如黑格尔所说,真与善只有在美中才能实现水乳交融。放眼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古人普遍敬仰圣贤,西方中世纪人们渴望成为圣徒,那时所谓的理想人格主要取道德维度,侧重于持善;现代社会崇尚智慧、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智力超群者,侧重于寻真。这两类人格其实都不是健全的,今天的有识之士普遍感到必须执两而用中。审美学恰好具有中介性质,它总是潜在地引导人们扬弃单向度的追求,培养和造就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既享受感官的快乐,又热衷于认识世界,且保持道德良知,具有崇高的信念。或者说,审美人最为全面地占有人的本质,持善与寻真在求美中达到有机统一。其次,审美学引领人们进入精神家园。现代社会最大的精神危机莫过于信仰危机,信仰虚位导致道德系统的飘摇,导致物欲的横流或悲观乃至绝望情绪的弥漫。审美学能够给人生带来希望,为精神营造家园。它诱导人们不满足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而要求悦神悦志,呈现诗意的人生境界,将理想提前带进现实。尽管这种人生境界可能只是审美乌托邦,却有着刻骨铭心的真实,因为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所说,它是主体以整个生命为底蕴而建构起来的。我国古代哲人将这种真实称之为“诚”,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个体反求诸己便能由诚而明,呈现良知而完成道德立法。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以哲学代宗教的主张,并且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所长。这一主张与他崇尚人生的天地境界是一致的,而所谓天地境界其实也是审美境界。其三,审美学促进人们营造和谐环境。广义的伦理学包括道德哲学和社会伦理学,二者分别致力于建立内在的价值系统和外在的人伦秩序。就个体而言,高扬道德精神具有自律性质,服从社会伦理则有较多他律成分,二者的最佳结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当今世界的很大区域,人们的伦理关系主要依靠宗教来维系。可是由特定教义确定的伦理关系很难与发展中的社会生活相同步,况且不同教派之间的排他性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审美学无须借助神的意旨就可以启迪人们既厚德载物又自强不息:先哲称仁者与天地万物同体,审美的过程也是物我一体化的过程;自然界生生不息,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纵浪大化,能充分体验乃至体现宇宙的节律。厚德载物为博爱胸怀,是世界和平的精神基石;自强不息则积极进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一个既和平又发展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总之,造就完整人格,臻于自由境界,促进人际和谐,既是审美学的宗旨,也是伦理学之所期。王国维曾指出,处在审美境界中的人自合于道德法则,“一人如此,则犹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斯言信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