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7香港索罗斯的那战争的详细情况

2024-05-15

1. 关于97香港索罗斯的那战争的详细情况

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
罗斯刚刚打完一场漂亮的“扫荡战”,扫荡了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但是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再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
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台湾和澳门,外汇储备不少于3740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拟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

扩展资料:
97香港索罗斯的相关情况:
1、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2、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3、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乔治·索罗斯

关于97香港索罗斯的那战争的详细情况

2. 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市场的固有缺陷

3.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详情如下: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是泰国引起的。这场危机在泰国的叫法是“tom yum kung crisis 东阳功危机”。1995年7月13日马德祥就任泰国总理,在他进入人生巅峰的时候还带了一把另一个泰国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人物,那就是他信
。当时他信刚坐稳泰国电信行业的第一把手,成为泰国富豪圈最年轻新贵的时候,马德祥就邀请他出任副总理。此后虽然他信自立门派两人分道扬镳,但是几十年间一直是政治盟友。当时马德祥政府觉得97年香港回归,岛上人心涣散是个机会,决定要和香港竞争要取代香港金融港的地位,要把泰国建设成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
为此制定政策允许外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自由进出泰国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监管,并把泰铢美元汇率从固定定价改为市场浮动制。这个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金蜂拥进入泰国,以低息为诱饵大量出借给泰国的企业和个人。
但是泰国人并没有拿着这些资金进入实业领域,泰国富豪拿着这些低息借款放高利贷吃利息或者炒股票炒地皮,而泰国老百姓拿着这些借来的钱花天酒地。仅2年时间泰国经济完全泡沫化,土地价格节节攀升,股票创新高,老百姓借钱买车买房,一片歌舞升平虚假繁荣。
经济泡沫化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也在面临,但是我们政府一直很警惕这个问题,一直各种办法支持实体经济,各种政策压制房地产和金融。
泰铢汇率一跌,那些以前借钱给泰国人的欧美金融机构纷纷一起配合来催债要求泰国人提前偿还贷款。银行挤兑,股市狂跌,房契地契从以前的显示财富的硬通货成了一张张无人问津的白纸。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因为金融危机接任马德祥任职总理的差瓦立·永猜裕不得不辞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亚洲金融风暴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4. 97年香港保卫战怎么回事?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
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
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

扩展资料
“8·28”之战,港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对国际炒家来说,期指转仓是可行性选择,更可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因此,对香港特区政府来说,“8·28”之战也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港府决定,在9月份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
1998年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当日恒生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
加上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趋稳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机炒家的资金、换汇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期指合约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币。至此,国际炒家见大势已去,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动用了1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约13%,金额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金融保卫战

5.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今天终于知道了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6. 香港回归10年内的大事件

  回归后的香港

  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然而,就在3个月后,东南亚及日、韩、台货币受外来冲击。香港亦不能幸免于难,地产产值大幅下跌、失业率由2%升至6%、经济增长率亦由正变负、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700点、银行同业拆息由被狙击前的数厘升至数十厘,当中隔夜利率更于1997年10月23日高见300厘。
  1998年8月中,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会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入市,试图扭转一年多恒生指数跌势,最后动用了1180亿港元成功击退以量子基金为首的炒家。随著1999年因当年因香港政府于1998年入市购入的“官股”而衍生出来的盈富基金加上美国的科网热吹至,香港股票市场再一次进入疯狂状态。恒生指数亦约12000点,上升至18300点历史新高,失业率由6%下降至4.5%,经济增长率上升10%,但随著美国的科网热减退,香港的科网泡沫亦随即破灭,及后于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香港交易所继87股灾停市四天后,宣布停巿一天。香港无可避免持续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国转口港的优势受到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挑战,而且面对经济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令制造业北移,失业、通缩问题随之而来。政府连串政策失误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关形象,令政府处于弱势,社会不满气氛与日俱增,这股衰退潮一直持续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2003年春,由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爆发,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击;直至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香港从“发生本地传染地区”的名单中剔除。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失业率升上至8.7%的历史新高。政府处理抗疫过程备受批评,市民由从前只着眼经济发展、转而开始关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问题强行立法时,成为市民对政府施政不满的导火线,引发同年7月1日的50万人大游行及视为亲政府一方的自由党于此时突然宣布反对,政府才只好暂时搁置立法。游行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对港政策,再次变成着重经济方面,如落实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推行“个人游”,容许中国大陆部分省市居民来港作短暂旅游,并落实兴建港珠澳大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物流中心的地位。

  2003年7月1日,以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为首的大批市民,参与七一游行;主办单位指人数达50万人。其后两年的7月1日都有进行游行,争取民主及反对官商勾结。

  2004年5、6月、香港成为“泛珠三角9+2”经济整合的成员,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另外,民企自由行令香港继续成为大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外国和香港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窗口”。人民币可在香港兑换令香港成为人民币最大的离岸中心。特区政府亦开始和中央、各级政府商讨香港和内地的公路、铁路规划,加强两地的陆路交通联系,确保香港继续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同年7、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通胀,正式走出持续了68个月的通缩期。

  2005年3月12日,行政长官董建华突然以健康为由辞职,同时获中央委任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辞职的原因,社会普遍认为他是面对各种压力,尤其面对七年来施政效果不理想的指摘,身心俱疲。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宣布参选行政长官以替代董建华辞职的空缺,最后成为唯一获得有效提名的候选人,于6月21日获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出任新的行政长官,并于6月24日赴京宣誓就职。曾荫权继任之后,给香港政坛带来新气象,市民对香港政府的信心和评价普遍回升。


  2005年9月12日,亚洲第二个迪士尼乐园于在香港大屿山竹篙湾开幕,为香港的旅游和经济注入了活力。

  2005年12月4日,大批市民参与争取香港普选大游行,主办单位指人数有25万,其他调查团体统计约3万人。
  2005年12月13日至12月18日,第六次世贸部长级会议于香港举行,各国示威者到港游行示威,包括欧美的社运人士、菲律宾、印尼、韩国等亚太区的工会人士等,其中以韩国农民最受传媒注目。12月17日与警方在湾仔一带发生冲突。

7. 中国的股灾是那一年,有什么引起的?

有两年,分别是1996年和2001年,下面具体说明一下:
1、引起的原因: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2、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3、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扩展资料:
股灾(The Stock Market Crash)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
参考资料:股灾-百度百科

中国的股灾是那一年,有什么引起的?

8.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在其中做了什么贡献?

美国的贡献就是他发起的亚洲金融危机,赚了无数的钱,香港股灾也是他们干的,还好在大陆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挺了过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