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的资料

2024-05-14

1. 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准备工作:
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的不同之处在于“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
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
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黄春平说,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
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扩展资料:发射延迟:
据新华社北京电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
黄春平说,发射计划延期,“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
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
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任务要点:
“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
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
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的资料

2.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有哪些?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气闸舱。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无留轨功能。
  返回舱——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装有用以降落的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推进舱——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届时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翟志刚出舱作业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从神舟七号开始,中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2号F火箭担任。

3.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按现在的计划,神舟七号不使用大推力运载火箭,依旧会为长征2F火箭。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神州七”日志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第一日 9月25日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逃逸塔   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   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   21时59分许: 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   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   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7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第四日 9月28日   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着陆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   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4.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有哪些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按现在的计划,神舟七号不使用大推力运载火箭,依旧会为长征2F火箭。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神州七”日志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第一日 9月25日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逃逸塔   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   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   21时59分许: 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   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   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7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第四日 9月28日   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着陆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   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5. 神舟七号的具体资料

神州七号相关资料和技术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根据中国探月卫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1号选用的有效载荷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其中CCD立体相机是拍摄全月面三维影像的专用相机,在中国属首次使用;成像光谱仪用于获取月面光波图谱;伽马/X射线谱仪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微波探测仪除用于获取月壤厚度信息外,还能给出月球背面的亮度温度图和月球两极地面的信息。 
  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神七”仅仅是带了一个机器“摄影师”上太空吗?呵呵,当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数颗小卫星,小卫星技术臻于成熟,“神七”携带“伴星”上太空意义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卫星投放手段的变化。以前中国的小卫星都是靠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而这次是将小卫星安放在“神七”留轨舱的最前端,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既可按指令自动弹出飞船,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择机”释放,投放方式更灵活,“择机”释放就是可以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为侦察卫星使用。港媒透露,“神七”携带的这颗“伴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可以拍摄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像。“伴星”由“神七”择机释放入轨对感兴趣的地表进入拍照侦察。 
  第三,“伴星”能够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太空武器。它既可以由飞船择机释放,去执行攻击敌太空目标的任务;又是我飞船最得力、最忠实的“保镖”——当敌方对我飞船发起攻击时,我飞船可以适时释放“伴星”,用所携带的武器摧毁敌攻击武器或与之同归于尽。 
  关于“伴星”的作用,军友们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恕大仙贝贝不一一细陈。“神七”的飞天必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

神舟七号的具体资料

6. 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7号小资料: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据新华社北京电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 

黄春平说,发射计划延期,“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黄春平说,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据介绍,“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据黄春平预测,“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7. 问下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飞船结构
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1],飞船重达12吨。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2],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3]。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3]。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出舱时的气闸舱。无留轨功能,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及舱外摄像等功能[2]。在轨道舱的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内部还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热、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卫生装置等生活设施[4]。 
返回舱——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通过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还装有用以降落的两具降落伞[2]和反推力火箭。当返回舱距地面一米时启动反推力火箭,施行软着陆。返回舱直径2.5米[5]。 
推进舱——安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外部装有一对太阳能板[2]。 

神舟七号宇航员
翟志刚(指令长) 
刘伯明 
景海鹏 

侯补梯队航天员
费俊龙(指令长) 
陈全 
聂海胜 

主要任务
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各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 
航天员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 陈善广 
空间应用系统 
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 
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 
载人飞船系统。 
飞船: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载人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 
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运载火箭系统 
火箭:“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科研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 
发射场系统 
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崔吉俊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 
相关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测控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测控站、“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 董德义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钱卫平 
神七任务飞控组组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 朱民才 
着陆场系统 
着陆场:内蒙古中部地区主着陆场 
相关单位:某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地面搜救分队、搜救直升机分队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 隋起胜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吴斌 
空间试验室系统 
相关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空间试验室系统总指挥:尚志 
空间试验室系统部设计师:杨宏 

发射
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UTC+8,下同)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

问下关于神舟七号的资料。

8. 神舟七号的资料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