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024-05-14

1. 如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户均经营土地规模只有7亩多,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一直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为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各地围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长远看,推动农业从传统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转变,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再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制度,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5年2月,农业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新增江苏、江西、湖北等9个省(区)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份扩大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整体试点,迄今已有1988个县开展确权颁证。各地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探索承包土地折股量化、按股分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应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宣传,让农民充分了解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和程序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维护土地承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适度”,不能盲目求大、强行推进。从全国来看,由于各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自然经济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土地经营规模适宜标准。所以,合理确定适合当地的土地经营规模要靠各地从实践中探索。从许多地方的实践来看,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比较适合多数地区的生产需求,应当给予重点扶持。不仅各地农业经营适宜的规模标准不一而足,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也要因地制宜,各地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适合当地发展的有效形式。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意愿,可以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承包农户开展联户经营,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扩大生产经营面积,解决土地碎片化和产出能力低下等问题,推动集约规模经营。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社以“订单农业”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最近几年,一些地区探索开展农地托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既可以让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还可以得到比土地流转还多的收益,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既为农民开辟了稳定增收渠道又提高了规模生产所带来的单产收益,是农地自发流转向规模经营过渡的有效形式。山东供销社通过土地托管服务,改变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让更多的农民得实惠,非常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土地托管面积超过1000万亩。实践证明,农地托管能够较好地适应农地流转新形势,有效避免行政推动农地流转带来的诸多不利,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是一种接地气的规模经营实现形式。因此,要鼓励各地积极推广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要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落实好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财政、信贷等扶持政策

  近日,财政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此前,银监会、农业部已经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其他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各地要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有力措施真正能实施到位。当前,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政策落实工作。一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大量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带动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有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41万户,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简称农业“三项补贴”),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各级财政还应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发展。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创新农机信贷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满足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购机和用机需求。推动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对接,使其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财政支农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二是支持引导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推动组建以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等方式,帮助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有效提高对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保障水平。

  四、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方面。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发展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也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而且,农业经营规模越大,就越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各地要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农业公益性服务,可以帮助农户通过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比如,一些地方探索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鼓励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深松整地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就发挥了很好的效果。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的明确要求。目前,农业部在一些县市组织开展了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贷款担保、招投标等方式,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可量化、易监管、受益广的农业公益性服务;探索对试点县经营性服务组织和生产经营主体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提高授信额度,适当给予利率优惠;鼓励试点县建立由财政出资的农业担保公司,为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和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地方总结推广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促进供种供肥、农机作业、农技推广、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统一化,提高区域规模经营效益。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目前已经建立了34万家综合服务社,在为农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出,供销合作社要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重点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各地要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下大气力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符合农民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

  五、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

  对于一些在城镇长期定居、稳定就业的居民,在农村改革实验区可以探索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但这必须建立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充分自愿的基础上。同时,必须注意,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要充分尊重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有偿退出的意愿。除了农户的主观意愿外,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进程是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密切相关的,目前来看,因生活方式选择而不愿放弃农业经营的农户将长期存在,总体上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动农户有偿退出承包地的主客观条件,因此这项改革试点必须在农村改革实验区范围内审慎稳妥开展。

  此外,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问题,坚决防止出现“非农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工商资本到农村流转土地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为此,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明确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主要是鼓励其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征,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规范管理,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工商资本租赁农地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租赁农地的用途管制,采取坚决措施严禁耕地“非农化”

如何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 我国对三农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1.国家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强体系机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更大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优化,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主产区、生产大县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改革,就是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总结、推广基层经验,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2.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共安排1078亿元。为支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补贴资金835亿元,要求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3月份,中央财政下拨第二批农资综合补贴243亿元。

  4.良种补贴政策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220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马铃薯、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每亩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微型薯每粒补贴0.1元,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稳定实施良种补贴政策。

  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为进一步满足农民的购机需求,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预计200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30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统一补贴标准。补贴按不超过各省近三年的市场平均价格的30%测算,重点血防疫区补贴比例可提高到5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甘蔗收获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30万元。为支持2012年春耕备耕,中央财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亿指标已于2011年9月提前通知到了各地。

  6.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2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102元、102元、102元,比2011年提高7元、9元和9元,提价幅度分别为7.4%、9.7%和9.7%;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20元、125元、140元,比2011年提高18元、18元、12元,提价幅度分别为17.6%、16.8%和9.4%。

  7.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1年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规模236亿元,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其中安排用于奖励受国务院表彰的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的粮食主产省和粮食大县36亿元。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中央财政依据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各占50%、25%、25%的权重,结合地区财力因素,将奖励资金直接“测算到县、拨付到县”。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安排资金277.65亿元。

  8.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2.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1年奖励县数500个,平均每个大县奖励500万元。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防疫管理、粪污处理和贷款贴息等;扶持生猪产业化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引导产销衔接,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

  9.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为推动家畜品种改良,提高家畜生产水平,带动养殖户增收,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1年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1.9亿元,主要用于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的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8个牧区省区的牛羊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10.渔业柴油补贴政策

  渔业油价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也是目前国家对渔业最大的一项扶持政策。根据《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渔业油价补助对象包括: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2011年补贴规模达到171.65亿元,2012年将继续实施这项补贴政策。

  11.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

  近两年,中央财政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有针对性地应急启动实施了大棚育秧、地膜覆盖等补助政策。2012年国家对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使骨干性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从应急启动转为常态化,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通过对农民进行物化技术补助方式,重点扶持推广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旱作节水、小麦“一喷三防”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性技术。

  12.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当前,我国动物防疫补贴政策主要包括: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畜禽疫病扑杀补贴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贴,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投入7.8亿元补助经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在点上寻求突破,进而辐射带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性举措。当前,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大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农业财政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示范区,各示范区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积极引导示范区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大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支持示范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推进水、田、路、电等配套,使示范区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达到旱涝保收标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设施农业的规模和效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育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14.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

  高产创建是集成推广各项先进实用技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的重要举措。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在全国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000个;安排5亿元,在全国选择了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2012年国家将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继续巩固5000个万亩示范片、50个县(市)和500个整乡(镇)整建制试点,选择5个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科技水平高的产粮大市,鼓励支持其率先开展整市(地)整建制试点。

  15.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2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选择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县、整乡、整村推进,力争实现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3亿亩、免费为1.8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目标。

  16.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

  当前,支持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主要包括: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支持合作社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配置冷藏运输工具、检验检测设备等,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支持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供直销,鼓励同类农产品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联合与合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流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扶持项目、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降低“农超对接”门槛,严禁超市向合作社收取进场费、赞助费、摊位费、条码费等不合理费用,严禁任意拖欠货款,鼓励超市和合作社建立长期对接关系。

  17.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为推进全国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降低流通费用,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含收费的独立桥梁、隧道)全部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范围,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的公路收费站点,要开辟“绿色通道”专用道口,设置“绿色通道”专用标识标志,引导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优先快速通过。鲜活农产品品种范围,新鲜蔬菜包括11类66个品种、新鲜水果包括7类42个品种、鲜活水产品包括8个品种、活的畜禽包括3类11个品种、新鲜的肉蛋奶包括7个品种,以及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整车合法装载”认定标准,对《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内的不同鲜活农产品混装的车辆,认定为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对目录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与目录范围外的其他农产品混装,且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比照整车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执行,对超限超载幅度不超过5%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合法装载车辆执行。

  18.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蔬菜范围。各种蔬菜罐头,指蔬菜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不属于所述蔬菜的范围。

  19.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为保护草原生态,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36亿元,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2年,国家将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安排资金150.58亿元,把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

  20.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项目支持重点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011年增殖放流资金2.21亿元,2012年有望增加资金规模。

  21.农村沼气建设政策

  2011年,中央投资43亿元补助建设农村沼气,新增沼气用户280万户,补助标准平均提高32.5%,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中央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300元、1600元和2000元,西藏自治区中央补助标准提高到3500元,四川、云南、甘肃、青海4省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中央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2012年,计划新增沼气用户12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00处以上。

  2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政策

  2011年中央投入10亿元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连同2010年的2亿元投资,共支持改善了8243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2012年国家将继续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力争实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目标。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配备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等检验检测设备以及农民培训、农技人员日常办公等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日常办公等业务用房条件。根据条件和资金可能,可配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交通工具,建设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

  2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政策

  2009年,国家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3.7亿元,支持800个县开展了农技推广工作经费补贴试点。2012年,中央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对基层加强条件建设、开展农技推广等工作给予经费补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

  24.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特岗计划

  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工作。中央财政对特岗计划将给予一定支持。

  25.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根据《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与安排,2012年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通过专项经费支持,重点扶持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30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全年培训3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选拔扶持7000名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生产能手。在农产品主产区选拔扶持3000名农村经纪人,培养造就熟悉农产品流通政策、经营管理素质较高、经纪行为规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26.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政策

  2012年将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政府全额补贴,农民免费参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一周以内,培训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从事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内容。开展农业创业培训。培训时间累计约两周;培训对象主要是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特别是农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培训内容主要是创业技巧和相关农业知识。

  2012年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举办31期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创业扶持等方式,全年培训31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

  27.保护农民土地等财产权利政策

  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承包期内,除法定事由外,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流转承包地。土地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2012年拟出台征地制度改革相应的法规,加快开展相关工作。

  28.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作用,2012年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在现有的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棉花、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森林、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牦牛、藏系羊14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基础上,将糖料作物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对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民给予保费补贴。扩大保费补贴区域,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扩大至全国。明确补贴比例,糖料作物保险,按照现行的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执行;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中央财政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等补贴比例为65%;养殖业保险中,东部地区的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补贴40%;育肥猪保险,在地方财政至少补贴10%的基础上,中央财政补贴10%;其他中央财政补贴险种按照现行政策执行。

  29.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于2011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中央财政2011年预算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2012年将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等,预算安排奖补资金248亿元。

  30.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

  目前,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金融支持政策,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财政扶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机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安排;涉农项目支持政策,对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涉农项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人才支持政策,从2011年起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每年培养1500名合作社带头人;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合作社;支持农村青年领创办合作社。

  31.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

  2011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简称新农保)覆盖面达到了60%以上,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3.26亿人。2012年新农保将实行全覆盖。新农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运作模式实行“三个结合”,即:账户设立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筹资方式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待遇支付上实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养老金。参保人每年缴费设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档次,由参保人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

  目前国务院制定的基础养老金低限标准为每人每月67元,地方政府视财力状况可提高标准。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60元。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地方政府还应代其缴纳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建立终身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的农民,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

  3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该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2008年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2011年,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为200元,参合人口达到8.32亿。2012年国家将继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巩固覆盖率,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扩大覆盖病种范围。新农合筹资标准将从230元提高到300元,国家补助由200元提高到24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民人均年收入8倍,且不低于6万元。

  33.农村农垦危房改造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和农垦危房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2011年,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范围包括中西部地区全部县(市、区、旗)。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1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6000元,在此基础上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完成265万户,比上年增加145万户。2012年,国家将继续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农垦危房改造始于2008年,之后实施范围逐年扩大,中央资金补助标准是东部垦区每户补助6500元,中部垦区每户补助7500元,西部垦区每户补助9000元。2011年,农垦危房改造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垦区,计划任务、中央投资规模均超过前三年总量。截至2011年底,国家累计安排中央投资69.8亿元,改造危房89.5万户。201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农垦危房改造项目,计划改造农垦危房36.76万户。

3. 农业产业化的出现和发展,其基础是?

面向农业产业化,在国内和国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当地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服务,企业管理,生产,供应,贸易的地区分布的支柱,工业,农业,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一站式的管理系统。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转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家庭经营的市场,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农业产业化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它必须是(功能):1,国内和国外市场; 2,根据本地优势; 3,专业的实施; 4,有一定的经济规模5,贸易,工业和农业,生产,供应和集成的企业管理组织。只有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转化为农业的产业,国内和国际市场。 “家庭”和“广阔的市场”的核心是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首先,确保农产品的有效结合,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艘船只依靠农业科技,家庭经营的农民顺利进入市场。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扭转局面的根本途径是,薄弱的农业效率低下。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经济利益的农业社会,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它有利于逐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 
 
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在农村地区,并建立有效的农业系统。 
 
有利于狭窄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的整合。这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发行量最大的小规模农户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未能完全解决,如何解决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市场,逐步扩大社会一体化的大型农贸市场的分权管理之间的矛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和组织系统。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贸工农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市场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民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进入市场,开拓市场。此外,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利益分配的矛盾一直没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农业和困难,实现国家投资农业。这些矛盾产生严重影响,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农业产业化,产加销融合的规模化经营,多层次的处理,提高流通效率和附加值的产品,从而改变原有的产品的可用性,并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内容包括:
( - )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这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农业专业化,包括的专业农艺专业化的专业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等领域的三个方面。专业化是所谓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的社会分工之间的农业龙头企业,企业逐步摆脱“小”的生产结构和生产项目从多到少,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从自给自足到一个专门的生产项目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市场,或降低到次要的位置,或从属,辅助生产部门,甚至完全消失。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工作,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操作被分解成若干阶段,从不同的专业企业,专业过程。畜牧生产,育雏,养殖,鸡蛋和牛奶生产商。农业领域的专业化,也被称为农业生产区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业生产实现较大的地区之间的分工,每个区域逐渐由“一刀切”,“所有的东西全”和“自自给自足的生产相对集中的专业领域,在某些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变化,根据一些地方的作物生产条件,长期的进化,如美国生产的,10特种玉米种植带的形成,棉带,家畜和其他农业带。生产的发展趋势,随着农场和农场经营者集中,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减少,如在1974年至1992年在美国的农场总数的比例,超过1900000 2314000,一个小规模的家庭农场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大规模的的农场操作。在1992年,只有不到18%的国家农场总数的,但所拥有的土地占54%农地,产量占全国的83%,占全国的农业生产。
(b)将农业的生产,供应,最突出的表现是农业产业化,这是本集团范围内的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和非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的业务机构,形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风险分担,分享他们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的利益和共同发展。瓦利奥联合,芬兰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它是一个专业的,大型的生产容量的社会和组公司。综合管理的公司,的收购原料奶从奶牛养殖,运输,整理,销售和出口的乳制品,效率高,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在任何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品种和数量的产品。该公司有33个乳品加工厂,整个市场的动态需求的国家,占约77%的牛奶加工,加工能力和产品范围,到1400年,年营业额810亿芬兰马克(约合180万美元)。
(C)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内容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站式社会化服务体系。序列化服务机构,如建立了墨西哥锡那罗亚州的农民生产的番茄,但也番茄生产和销售的政府政策,市场趋势,生产技术,农民及时,准确的意见和番茄生产协会建议。 
(D)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化,这是一个自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家的农民出售的原料,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一般人很难获得正常的利润,农业产业化是不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你可以打破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民购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的平均利润,以及开发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国家高度重视流通过程中,除了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给农民,农业措施的价格和优异的性能,如通过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干预价格(最低价格)的价格门槛(最低进口价格)等措施,以保护农民利益,防止食品价格是低的。从国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并适当调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互利的联系工业基地的成功经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如果您不满意或有任何疑问,请告诉我,我会尽力给你答案,谢谢!

农业产业化的出现和发展,其基础是?

4. 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证体系,作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任期内的主要考核指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
2、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高,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建构与农业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3、建议国家统一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实行政府全额补助的政策,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素质高新型农民,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式培训,鼓励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综合性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走出农业和农村。
4、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最大限度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矛盾和压力,避免劳动力的恶性增长。一是压缩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劳动力的增加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的,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
5、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是不可代替的。国家可以采取安排内地耕地稀缺的省份投资开发土地的方式,来置换因建设用地造成的耕地损失。同时要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扩展资料: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
二是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使得流出地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明显下降。
三是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
四是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五是给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
农民工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由人群”。同时,由于农民工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得不到公正对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又找不到正常的利益表达方式,找不到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再加上法律意识不强,受城市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受,铤而走险等原因,致使农民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 果树成长范文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一、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一)总体概况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三)国内外市场预测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果品业现状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1、优化布局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2、调整结构(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五)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4、层层建立责任制。将果品业健康发展工作做为考核当地政府和林业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按标准验收。对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务好的市、县及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拖拉、业绩平平或没有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各级林业部门在为同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编制果树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并抓好落实;主动与其它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尽快实现把我省由果树生产大省建设为果树强省的奋斗目标,为我省2010年建成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

果树成长范文

6. 暑期小学生培训班村委开学发言稿怎么写

给你找了一篇范文,你参考下:

同志们:   
  举办这期村级干部培训班,是区委深入贯彻*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全区富民兴区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具体措施。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加强交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 学有所成。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把握形势,抢抓机遇,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工作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但是,也应当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三农”问题仍然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和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 80% 以上我们*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就目前我区农村和农业现状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发展,我区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本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是,还必须清醒认识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区的农业基础条件仍然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业产业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农产品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很突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我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目前,我区农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变阶段,即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认真贯彻*大特别是*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广大农村干部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大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实践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在农村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农村能不能长期保持稳定,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能不能得到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不能顺利实现,关键要看是不是有一支坚强有力,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多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全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一支好队伍,是可以信赖的,大家为推进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如曹石村的支部书记刘田家同志,花牛村的支部书记何丙银等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也还存在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政策随意性较大;有的干部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谋发展缺少办法;有的干部进取心不强,推天天按担担的思想比较严重 ; 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个别村里甚至存在村干部违规违法办事,危害群众利益的现象。这些情况和问题,尽管就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来说是非本质、非主流的东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激发了干群矛盾,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上,下功夫抓好。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突出重点,力求创新,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审视我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与过去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新特点:农业生产经营开始由传统的小农生产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生产受市场约束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由集中解决温饱向巩固脱贫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制约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干旱缺水、生态失衡;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流通不畅;扶贫攻坚难度依然很大;农村科技教育发展滞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等等。这一实际状况客观上决定了我们要顺利实现*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任务还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还要有竞业奉献、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我们才能团结和带领好广大农民群众,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事实证明,哪里的领导班子团结坚强、工作得力,哪里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就一定能走在前列。反之,如果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或者思想作风不正,各项工作就很难搞上去。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抓好班子成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信念建设。信念问题是精神支柱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当前,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就是信念发生了动摇。解决信念问题,关键是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大精神,要全面正确的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质,掌握*大精神,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树立不谋做大官、只谋做大事的敬业意识,树立搞好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奉献意识。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二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年来,一些地方工作上不去,面貌变化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的观念落后,思想禁锢多,眼界不开阔,点子少、办法少。因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破除计划经济下的旧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多动脑筋,了解市场信息,研究和掌握市场规律,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附加值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以产业兴农,以产业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比如我区元龙镇的花椒,伯阳镇的苹果和鲜桃,社棠、花牛等镇的葡萄、苹果,石佛、中滩镇的大棚蔬菜等等产业,就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  
  二是坚决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被历史和事业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决策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做好坚持和完善。对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来说,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坚决反对在一些农村干部中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和做法。当然,我们强调同中央保持一致,并不是要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而是要把中央和上级精神同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村级领导班子必须实行个人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要由集体讨论决定,绝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班子成员对自己分工范围内的事要勇于负责,大胆工作。班子内要积极开展健康的思想斗争,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能。 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农村干部直接联系农民群众,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的形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当前,在少数农村地方干群关系相当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一些干部摆不正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把自己凌驾于农民群众之上,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还有很多人在工作中上传下达只做传声筒,推天度日无所做为,农村工作毫无起色,农村面貌变化不大,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上述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身上,但是,从中反应出加强党的宗旨观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势在必行,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所急,真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无愧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基层干部。  
  四是认真学习政策、法律和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改革二十多年来,我们 党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政策,实践证明,这些政策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要在农村开展党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的再学习和再教育。要把是否熟悉党的农村政策,严格政策办事,并且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作为衡量一个农村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全区农村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党的*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执行中不打折扣、不走样;要正确地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模范地执行政策,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同时,要按照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和依法治国、以法治区的总体要求,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把整个农村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实际工作中,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善于抓主、抓重,着力解决好影响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善于协调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职能、调整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明确任务,靠实责任,搞好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是党的*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带领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全区广大农村干部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引路人;思想解放、开拓创新,领导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懂经营、善管理、识大体、顾大局、依法办事的明白人;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为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人;实事求是、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老实人。按照上述目标要求,组织部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村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规划,建立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党校要围绕培训教育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加大培训力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适合农村基层干部特点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农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把理论培训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科学选题,把提村干部农村实用技术素质作为重点。教学人员要认真学习、扎实备课,力争把课讲深讲透,引导学员积极进行理性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做好各种服务工作;参加学习的学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这次培训,要转变角色,遵守党校的纪律,按时上下课,培训结束时,要写出学习心得体会,还要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达不到要求的不发结业证,并要严肃批评。对培训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善于及时总结和提炼,不断促进培训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同志们,这次培训是区委加强农村基础组织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意义深远,大家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工作中,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优异工作成绩,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为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7. 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提升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服务功能推动着第一、二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一般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十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第一、第二产业整体上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主要工农业产品相对过剩,仅靠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第三产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许多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改革难点问题将取得重大突破,直接为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出更多的增长点;

  其次,我国加入WTO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领域将会成为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在市场,外资的进入,一方面会加剧这些领域的竞争,另一方面将带动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扩大服务领域、改进服务质量、增加知识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文化各领域互相交往和合作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第三,结构调整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第一产业逐步走向市场,需要大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这将大大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将加大对金融、证券、研究开发、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教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将会促进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任务,将促进城市内部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从而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需求空间;

  “十五”期间,第三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发展水平,是第三产业工作的基本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第三产业工作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我市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特点,我们认为提升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中心任务,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要求,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方向,增加第三产业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逐步形成适应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完善、功能齐全,具有青岛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确保优势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新兴行业的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旅游、批零贸易餐饮、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拉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扩大第三产业整体规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扶持、壮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产业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的现代服务业,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二、扩大开放度,适应多元化供给市场。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按照国际标准,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国际化进程,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落实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同时加大对内开放力度,立足满足本地需求,延长服务半径,加强对外辐射。

  三、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要广开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市政府和各市、区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通过贴息、补贴等方式,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且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优先安排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债条件的第三产业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调动社会个方面力量,多渠道地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三产业社会化投资体系。

  四、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规模结构。有计划地扩大小城镇规模,合理引导城市工业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促进我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通过主城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转换,辅城和小城镇的扩张和功能的完善,来提高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五、加大第三产业企业改革力度。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鼓励民营、私营企业参与企业间的重组、合并、购并,实现产权多元化,在服务业内部形成投资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的新格局。面对“入世”的激烈竞争,加快商业、旅游、交通等重要行业的改革步伐,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六、积极培植第三产业名牌企业。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知名工业企业集团的品牌优势,通过产业渗透、产业整合、资产重组、资本扩张等多种手段,引导工业名牌向第三产业辐射和渗透,发挥现有工业名牌企业集团的现代化管理和无形资产效应的优势,带动形成服务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旅游、港口贸易、商贸餐饮、社区服务等窗口行业树立品牌意识,亮化城市形象,培植形成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服务名牌。

  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进三”。优化结构调整是我市“十五”时期的重要经济任务,要促进我市三次产业由当前2-3-1向3-2-1演变,切实在市区推行“退二进三”战略。支持市区的工业利用级差地租,进行土地置换,迁往市郊或五市,利用原有土地发展服务业,鼓励市区的工业企业利用现有的资金、设备和场地兴办服务业。

  八、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特点,大力兴办各种相关的岗位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采取专业培养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服务业中初级专业人才队伍。面向国内外高薪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金融、房地产、信息、社区服务、旅游等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对专业人才减收、免收城市增容费等积极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来青落户,重奖从事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通过发展高级人才评荐机构促进高级人才的合理流动,营造第三产业培养、使用、储备和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九、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升第三产业科技含量。按照“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服务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作为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加大技术创新各种力度,选择并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和产品,增加技术、人才、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积极完善技术市场的建设和配置,促进科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切实发挥科技进步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我市第三产业的行业素质和生产竞争能力。

  十、加快法制、规划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加快制订和完善规范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第三产业的行业标准、服务范围、价格收费、监督管理和纠纷仲裁等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作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严格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涉及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重点发展。

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提升第三产业

8. 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现代化,首先必须农业现代化。而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措施。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怎样通过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广大农村“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路子”?是当前循环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一节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选择循环经济模式。    一、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水乳交融,紧密相连,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条件。    一、自然生态系统的诸种环境要素大多具有双重性: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是农业经济系统的生产要素。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要素中的地表土壤、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岩石,以及生物组分中的绿色植物和各种畜禽、鱼类等,都是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类劳动对象。    二、农业生产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过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农业种植业中的“春种秋收”与自然界的“春花秋实”的生产周期完全吻合,养殖业中的“春禁冬捕”与畜禽、鱼类的自然生产繁殖过程相融和。传统农业本来就是模仿、效法生态系统自然生产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不仅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季节性规律,还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靠天吃饭”、“顺天行事”的自发性和实践经验性。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循环基本融和。自然生态系统中,通过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和吸收空气、土壤中的养分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供各种消费者(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消费,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由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回归自然进入新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几乎完全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只是促成各种绿色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收获的粮食和其他果品等实物除人类食用外,其余用来饲养畜禽,发展养殖业。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向环境,靠微生物分解。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是自然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过程的仿效、扩大与强化。传统农业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桑养蚕---蚕粪桑梗养鱼---鱼塘底泥作种粮肥料”的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就是农业生产过程融于自然自态过程的典型例证。    四、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是基本和谐相处的。在农药化肥大规模投入农业生产之前的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的农业劳动基本上是融于自然生产过程的,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基本上是和谐相处的。人类处于生物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本来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高等级生物种群。在原始社会,完全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和食物等基本生存物质,并在向自然界攫取生存物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原始农业、畜牧业,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形成今天的农业规模。即使在今天,农业生产过程仍然贴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过程。    上述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联系,正好体现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要求,说明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天然便捷条件,其能量物质循环过程可完全融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规律。    二、现代常规农业引发的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需要科学的循环经济模式来调整。    传统农业是指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简单、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低消费、封闭的、分散的、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现代常规农业则是指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大规模使用机械动力和电力,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高效益的商品化农业经济。如前所述,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不会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是相融和的。现代常规农业则是资源耗用型农业,越发展就越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造成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由于人口剧增,使人均资源锐减。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草地、林地、水资源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农业资源短缺又造成农村劳力过剩,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出路。    二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乱砍乱伐,造成土地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灾害加剧、生态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是无序开发和急功近利式的招商引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形成新的结构型污染,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求快速发展以实现后发赶超,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鸡不择食式的招商引资。结果引进的多是先进地区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而且大多是小规模生产经营,只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获取暂时的政绩。而且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这些盲目引进的项目大都与当地优势产业缺乏有机联系,无法对接形成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只能成为新的产业结构的累赘,成为农业经济系统的痼疾。    上述诸种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状况,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无法克服的,这已为无数中外历史实践所证明。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变革传统发展模式,按循环经济模式走新的发展之路,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三、循环经济模式是保障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    农村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失衡必然引起农村社会系统的失衡,进而妨碍整个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为支配、维持传统的落后的陈旧的生产方式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直接支配和影响着农村社会系统的人口再生产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许多地方越穷越陷入人口膨胀的怪圈,因而越是生产力落后,越是粗放式经营,越显得劳动力弥足珍贵,于是越是千方百计多生育,以此来延续家庭简单再生产,靠儿子养家糊口、养老送终。人口膨胀的结果又加剧资源耗竭、土地匮乏、劳力过剩。于是大批劳力不得不盲目流向城镇打工谋生、务工经商。这种缺乏科学产业导向的劳力无序流动的结果,或造成城市三产业的畸形发展,引起三次产业间的不协调,或引发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要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是前提,农业经济系统可持续是基础,农村社会系统可持续是保障。而要作到这三点,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最有效的科学途径。    首先,推行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农村社会系统以全新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取代传统发展理念,建立和推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需要按照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建立新的教育科研体系,以开发人类智力资源、培养出新型的管理者和劳动者;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要求建立新的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科学生产关系;需要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这样,就可以保障和促进农业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进而保障和促进整个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其次,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根本上缓解生态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治理和消除现代常规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构失衡、资源耗竭、效益低下等诸种弊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加,附加值相应增加,可以最小的生态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系统不断增多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再次,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可促使农业生产消费的能量资源循环过程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主导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可克服传统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污染损害,又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上世纪70年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世界环境保护主义思潮兴起的同时,也伴生了一种对地球生态前景的消极悲观思潮,主张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服从自然,建立低投入的封闭自律的自给经济系统,抵制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以及化石能的投入,否定现代农业与绿色革命。其主要派别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尽管其动机是保护生态资源,却使农业社会倒退到自然经济时代,显然是不可取的,这种消极的自然保护观迄今只在发达国家的环保型与生态型农场有所应用,但规模很小,欧美和日本的面积大多在1%以下,难以广泛推广应用。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思潮逐渐统一于可持续发展观。90年代循环经济模式出现之后,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才有了全新的内容和广泛推行的可能。因为循环经济模式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不排斥外部投入的;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人力智力成果、金融资本和系统外资源的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资本增值,满足日益增多的市场需求,实现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第二节 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任务是农业产业化,并通过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农业产业化的最佳实现途径是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而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所谓产业,即产品生产行业。在每一产业系统内,都具有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物质流动的完整过程,具有专业化与社会化协作及组织管理的完整体系。所谓产业化,即指产业系统内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及管理等各环节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很显然,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产、加、销及科研服务和组织管理各环节协同共进、有机联系的紧密程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随后传入西欧和日本,约90年代初陆续传入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约于90年代初始于山东,接着在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兴起。尽管中外兴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但其终极目的都是要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如何使农业与之相关联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相融和等问题。    在我国农业经济系统中,普遍面临着农户分散的联产承包经营无法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农产品的产加销各环节相对独立经营形不成规模效益、难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难题。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推进,在稳定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分散的农户整体地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创新产销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发展市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自然而有序地将传统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正如《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1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所指出的:“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按照这一定义,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状来看,它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势,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是一种建立在各农业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而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则是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条件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解决分散生产和非组织化的种种弊端,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    由上述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内涵的剖析,可以透视出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衡量一个生产经营实体是否产业化经营,核心标准是看其多元参与主体是否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和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参与者,他们之间不是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由一体化利益机制联结而成的休戚相关的共同经营关系,即按照产业化经营合同约定进行系统内部的互利惠顾关系。这种惠顾关系是以相关主体共同开发利用特定农产品资源,谋求共同利益为联系纽带的:农户负责初级产品生产,为企业提供加工原料;企业负责按市场需求进行深加工,并将终端产品销售出去,再按照产业化经营合同合理分配利润。由此可见,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有产加销各环节多元参与主体形体上的一体化,又包含各多元参与主体利益上的一体化。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经营体制,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二是按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生产要素,实现农用生产资料的商品化;三是按市场机制要求规范经营行为和组织活动,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催耕催种催上缴等管家式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宏观调控,以及组织社会化公共设施建设、科技推广、产品开发等社会化协调服务作用。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集约化经营。现代科学技术普遍运用于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系统的再生产全过程,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过程是将传统农业推进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逐渐用科学的集约经营方式来替代传统落后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组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促进环境经济的双赢共进。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规模化经营。这是指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或经营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经济形式。马克思说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86-687页)。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规模化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用拥有土地面积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数量,及资产规模等指标来衡量,也可以通过产量、产值和盈利等经济指标表示。从原始农业到农业机械化之前,农业生产规模呈由大到小的发展趋势;从农业机械化之后,农业生产规模又逐渐由小变大。因为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随之提高。正如西方经济学所认为的,规模经营是由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生产诸要素的集中程度决定的。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相应提高,各经营主体必须进行市场化经营;为应对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必须扩大经营规模。因为小农户是难于进入大市场的。    第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区域化、专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区域化和专业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区域化,指根据一定地域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主要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农产品,以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布局结构。所谓农业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纵向产业链中,各环节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深细分工,相对独立经营、专业生产。如农业种植业中的良种培育、种苗营销、技术推广服务、大田生产等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等。区域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越高。    第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企业化经营。这里主要包含两层含义:①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体现为“公司 农户”的产业结构形式。龙头企业通过合同约束和初级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户缔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充当产业化经营系统的组织者、营运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决策中心,及技术创新者和市场开拓者,发挥龙头领航作用。②龙头企业将产业化经营系统内各参与主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视为一体化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作自己的生产车间,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而不是将其当作贸易伙伴。    上述诸种特征反映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揭示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演进过程与发展趋势。    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    试将循环经济模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加以比较分析,就不能看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就是一种最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一、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的结构形式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加销一体化结构形式。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网中,规模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作为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经逐级深加工的终端产品通过营销环节销往市场,满足社会需求,获得经营效益,企业与农户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是典型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同体。这样以农户规模化生产初级农产品作为基础环节逐渐向下游的加工、营销和社会化服务环节延伸的农业生态产业链网结构方式,是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结构方式,同时又是最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可完全满足农业产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的要求。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要求资源得到最充分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生产经营全过程基本上无废弃物外排,是最完全的集约经营。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要求其生态产业链网的产品开发、良种培育、技术推广、以及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既紧密链接,又进行深细化分工,完全合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化经营特征。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要求每一种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产业链纵向无限延伸,还要求相关农产品产加销产业链间尽可能横向耦合,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网,可最充分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要求。    农业循环经济通过龙头企业的营销活动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可充分获取市场信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剂产品生产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要求。    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各产业链网都有龙头企业领航带动,实行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可充分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化管理要求。在循环经济产业链中,一方面各生产经营链节以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为联系纽带,一方面以品牌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各生产经营莲节的共同利益基础,因而需要各生产加工链节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并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必须实行统一的企业化管理。这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化管理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既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为什么当前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还要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呢?这是因为,这二者之间是不能完全兼容的。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侧重的是面向市场的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产加销各环节以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效益为一体化经营的共同联系纽带。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除了注重终端产品的市场效益外,还要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统一起来,作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系纽带,深化和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更直接地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次,二者影响和涵盖的范围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只影响和涵盖农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并非其直接的有机结构因素。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影响和涵盖整个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建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二者的理论基础和目的不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现代产业经济学、规模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以揭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原理的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为理论指南,其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阶段划分,是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水平为标志的。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各发展阶段,有利于把握整体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整体目标    一言以蔽之,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整体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自然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在产业形态方面,要通过发展壮大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态产业链网,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实现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高度融合,通过农业生态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    二、在资源利用形态方面,要将农产品生产消费过程完全融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要通过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消除生产消费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损害,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能量物质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在社会文明形态方面,要以生态文明取代传统文明。要通过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实现物质产品生产生态化,精神产品生产生态化,社会管理生态化;形成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意识。    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阶段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及功能逐步完善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初始发展阶段、基础建设阶段、飞跃发展阶段和完善健全阶段。    一、初始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端可追溯到原始农业阶段。从那时开始,人们垦荒种粮,收获的粮食用于人类食用和饲养禽畜,秸杆用作燃料,燃烧秸杆的草木灰和人畜粪便回归土壤作为粮食作物的肥料,形成自然的、简单的能量物质循环过程。还有类似此类循环链的“蔬菜---禽畜---鱼”产业链、“桑---蚕---鱼”产业链等等,都是初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明显的自发性、封闭性、自律性和经验性。其产业是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的启迪而自发形成的;每一产业链均为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系统内消费,也基本上不依赖外来能量物质的投入;产业链的主导运行完全靠世代相传的实践经验,而非自觉的科学思想指导。故此这一阶段又可称为自然发展阶段。    二、基础建设阶段,即农业循环经济由初始到飞跃的准备阶段。各国国情不同,这一阶段的起始时间也各不相同。美国最早    进入这一阶段,大致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虽未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建设的概念,但实际上已完成了循环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随美国之后的是西欧和日本。我国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山东(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标志),随后在沿海各发达省份迅速兴起,到世纪交替时期,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开始进入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标志,是由初始发展阶段的封闭的、分散的、主要面向系统内消费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逐渐转变为开放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方式。据《中国农业年鉴》记载:1997年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有11834个,其中东部地区6611个,占55.9%;中部地区4336个,占36.7%;西部地区887个,占7.4%。到2001年,已发展到6.6万多个,其中东部的浙江省4522个,比1998年增加113%;中部的河南省3059个,比1998年增加47%;西部的甘肃省1577个,比1998年增加2倍多。这表明,我国从世纪交替时期开始,已整体进入这一阶段。    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阶段的总的目标任务是:在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主导下,不断发展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生产效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农业产业链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的同时,实现产中的不断扩张,扩大产业化、规模经营。形成完善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态产业链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