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化介绍

2024-05-13

1. 日本的文化介绍

  日本文化介绍

  日本的花道
  在四季分明的日本,开放着各种四季不同的鲜花。人们不仅仅把鲜花简单地摘下装饰一番,而且要设法表现一种艺术观念,由此而产生了插花艺术。这种艺术再现了自然风貌,或者将鲜花的素材结构与天、地、人的形态相结合,持这种花道观念的流派很多。
  插花艺术按照时代的需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今天仍然保持生命力的有:立花、生花、投入插花、盛花。其流派有2000-3000种,最大的流派要数池坊,据说弟子有100万人。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
  立花 书院壁龛的装饰花,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的。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采取在瓶口直接插入灌水的形式,所以称作立花。
  生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插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主要不是表现草、花局部的美,而是表现草木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投入插花法 在深深的花器里插上花枝,使它保持自然形态,就象是随意投入似的,所以取这个名称。有吊在壁龛上的,也有挂在柱子上和放在壁龛下面3种形式。
  盛花 用水盘或篮子,将鲜花装满这些器具,由此而得名。明治末期,由于西洋花的栽培和西洋建筑的增加,才想出这种不限于壁龛装饰的盛花插花法。流派有小原流、安达式等,盛花可以说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日本茶道
  茶原产于印度,与佛教同时传s=innerlink>中国。日本茶道茶初次传到日本是奈良时代,由遣唐使们带来的。一度衰落的茶,到了镰仓时代,再度广泛兴起,室町时代在足利义政将军的带领下,村田珠光开始了在铺着4张半榻榻咪上的制茶方式,成为了茶道。在庭园或寺院内,设一个临时的茶席,当然也可以搞一个室外饮茶的仪式,但对茶道来说,茶室是不可少的。点茶称作“点前”,它的次序是在茶碗里放上末茶,倒进开水,然后用搅和茶叶末的小圆竹刷搅和起泡沫。喝的时候,是用右手拿起茶碗,放到左手掌上,再把茶碗从对面向身前转。喝了之后用手指抹一下,手指是用随身备用的白纸擦。不过,茶道不仅仅只是饮茶,其根本的意义在于欣赏以茶碗为主的茶道用具、茶室装饰、茶院子,以及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
  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在茶会上宾主之间的规则;清寂指的是茶室、茶院子的清洁、闲适的气氛。“七则”是用于接待客人时的准备工作,“要把茶的味道点好;炭火合适,要烧到水开;茶水是冬暖夏凉;花要象在野外一样放入;时间以早为宜;即使不下雨,也要准备好雨具;一切为客人着想”7条秘诀。
  唐代陆羽着「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
  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
  镰仓初期(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
  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绝对权威。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
  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自杀。
  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纪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对茶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壶用滚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场地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或接待重要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
  日本茶道讲究典雅、礼仪,使用之工具也是精挑细选,品茶时更配以甜品。茶道己超脱了品茶的范围,日本人视之为一种培养情操的方式。日本茶道源之于中国,可是如今要想一睹中国茶道之风采,恐怕还非去日本不可。
  日本柔道
  “柔道是以有效地使用肉体和精神的力量为目的,透过攻守时精神和肉体的训练以明白人生的疑义,令自己成为一个人”
  1882年嘉纳治五郎先生在日本的古代柔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发展后创建了柔道。 因日本古代柔术招式狠毒、复杂,他删除和修改了其中部分内容,以提高用力的效率,达至胜利的同时避免对手造成伤害。男子柔道及女子柔道分别于1964年和1992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柔”的意思是利用对方的力量以成为自己的优势,其中的一个要点是“以柔克钢”,使用比对手小的力、运用力学的原理把对手的力量引为己用。将对手摔倒,这点很想中国的太极。“道”所指的不光是方法,也包括精神上的修炼,培养成良好的品格。
  柔道基本分为投技(nage-waza)、寝技(Ne-waza)和舍身技(Atemi Waza)。
  自从柔道在日本普及后,一些外国人在日 本学习柔道, 回国后传授技术,积极推广。这样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柔道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参加柔道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掀起了"柔道热"。许多国家成立了柔道联盟。在英国、法国的柔道爱好者的倡议下,欧洲成立了有203个国家参加的柔道联盟。每年都举行一次比赛。在法国
  1951年7月,由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瑞士、古巴、日本等12 个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柔道联盟(Internationl Judo Federation)。当时的讲道馆馆长、全日本柔道联盟会长嘉纳履正先生(嘉纳治五郎先生之子)任第一任主席。从此,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柔道,名符其实地成了国际性的一个体育项目。1956年5月,在柔道的发源地日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柔道比赛。以后,每隔一年举行一次比赛,成为国际比赛中的一个参加成员较多、竞赛组织比较健全的项目。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柔道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柔道联盟第二任主席,是英国的帕尔曼先生,现任主席是日本的东海大学校长松前重义先生。目前世界柔道水平最高的还是日本,其它国家如苏联、法国、西德、荷兰等国,也有相当实力。
  柔道运动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1979年4月,我国开办了第一期柔道训练班,曾聘请日本柔道界朋友前来授业,为各地培训出一批柔道运动员和教练员,使柔道运动很快在我国许多省市及部分体育学院开展起来。
  1979年11月,我国组成了第一支柔道队,经过短短四个月集训,于 1980年3月,迎战前来我国访问的日本成蹊大学柔道代表队。在两场友谊赛中,我国年轻的集训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80年9月16日,在秦皇岛举行了我国第一届全国柔道锦标赛。从这次比赛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已能掌握和运用摔技和控制技中的抱压、勒颈与反关节等柔道运动的特技。1981年4月,我国年轻的柔道选手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在南斯拉夫杯邀请赛中获得两个第三名的可喜成绩。我国年轻的柔道运动员、教练员,在虚心向日本朋友学习柔道技术的同时,如能把中国式摔跤的独特技艺运用到柔道上去,一定能为柔道运动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前不久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选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日本柔道作为国术定位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在法国有100万人学习柔道,大家一定知道齐达内吧(足球先生)他原来就是柔道选手。

  日本文化除了闻名的和服、茶道、相扑等外,还有一些禁忌。

  日文中的"梳子"的发音与"苦死"同音,因此日本人对赠"梳子"有忌讳,在较为豪华的饭店客房里,也很少有摆梳子供客人使用的。日本人睡觉的朝向是很有讲究的,最忌头朝北睡,因为死人停尸时都是头朝北的。所以,当你住在日本人家中,早晨整理床铺时,一定不要将枕头放在北面,"北枕"即意味死亡。在日本人的习俗观念中,不完整的印篆是不吉利的。因此在向日本人赠送书画印章时,应特别小心。

  日本人喜爱的体育活动
  1、棒球
  如今棒球成了日本人的国民体育。无论作为实际体育,还是作为观赏体育,其受欢迎程度已凌驾于发源地美国之上。
  高中棒球
  高居业余棒球榜首的当数每年夏季举行的“甲子园大会”(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从北海道到冲绳在全国预赛中出线的代表队的健儿们为争日本第一,在甲子园展开激战。此时此刻,日本人乡土意识高涨,声援家乡代表队;电视转播出现创纪录的高收视率。活跃的棒球健儿们理所当然地成了新闻媒介的宠儿。甲子园大会早在战前即已举办,1985年已达67届,参赛学校达3791所。春季均在甲子园举行“选拔赛”。
  职业棒球
  高中棒球的风靡只限于春、夏季,全年吸引广大球迷的是职业棒球。公司职员们不分昼夜地谈论棒球,明星队或强队之间的比赛实况转播创高收视率纪录。职业棒球始于棒球传入日本60年后的1934年,象今天这般兴旺则是战后的事。尤其传统队“读卖巨人队”的长岛茂雄和王贞治是职业棒球造就出的国民英雄。职业棒球队中部联盟和太平洋联盟两组各出6 支球队,共12支球队的分组循环结束后,两组的胜者决日本
  第一。
  业余棒球
  大学棒球目前的名气虽还逊于高中棒球,但以东京6所大学为开端, 首都及关西地区的大学等各小组赛于春秋季举行,颇爱球迷们垂青。到1985年已达14届的日美大学棒球赛在日美两国交替举行,近来名声大振。非职业的“城市对抗棒球大赛”是以企业棒球队为代表出战的,如果说“甲子园大会”是乡土意识的流露的话,那么城市对抗便是企业意识的流露。此外,小学球赛“草
  2、高尔夫球
  在战前的日本,高尔夫还只是一部分上流阶层的消遣玩意,战后,尤其从60年代开始迅猛普及。现在高尔夫人口已达1200万。从1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来看,实际每13人中就有1人打高尔夫球。狭窄的国土上竟有 1400所几乎都由民间经营的高尔夫球场。最近女性打高尔夫球的明显增加,美中不足的是收费比外国昂贵。大城市周围的高尔夫球场,节假日的收费一般比平时高出50%左右,高尔夫球虽已大众化,但在日本仍然属高消费的运动项目。个人在各种体育的平均支出中,高尔夫高达10万日元,使其他项目望尘莫及。职业高尔夫极为兴盛,涌现了青木功、冈本绫子等世界著名选手,每年比赛奖金总额逾15亿日元。

  3、网球
  网球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高尔夫球。平成天皇夫妇结成伉俪起因于网球,这也使网球人口迅速增加,如今已达500万人。全国民间网球俱乐部超过1000家。由于网球人口过多,球迷们并非随时随地可挥拍上阵。网球原系70年代后半期崛起的运动项目,近来跨进了成熟期,这样网球器具等相关产业也水涨船高,年销售额超过500亿日元。这股网球热从城市蔓延到农村,风景点附近的农民毁田造出租球场的事例亦不罕见。地棒球”等也很受人们喜爱。
  日本的节日、活动
  1、日本民间节日
  元旦(1月1日):这一天祝贺新年的到来。从元旦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是全然不干活的。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之内”。
  女孩节(3月3日):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模仿昔日宫廷的风俗,把漂亮的木偶和桃花摆在一起,喝糯米酿成的甜酒。
  端午节(5月5日,也叫男孩节):祝愿男孩子健壮成长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装饰起武士木偶,还在屋檐上插菖莆、竖起鲤鱼旗、吃柏饼。
  七夕(7月7日):这一天庆祝在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会。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的五彩诗笺装饰在细竹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
  盂兰盆会(8月15日左右):这一天在城里工作的人都要回到家乡,在祖先灵前供上许多食品,祈祷祖先亡灵冥福。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赏月(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圆之时,用麦芒装饰门窗,以酒和团子供奉月神,祈祷度过顺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后7天时间):这期间祭祀先祖亡灵,举行佛事,前往扫墓。
  七、五、三节(11月15日):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 3岁和7岁的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以此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日本人认为奇数是吉利的数字,故从中选了这三个年龄。
  2、日本法定节日
  日本有12天法定的国民节日,在这些日子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庆祝新年伊始。
  成人节(1月15日): 各地在这一天把成为成年人的青年集中起来,举行庆祝活动,勉励他们要依靠自己勇往直前。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 追思建国之日,纪念公元前660年第一代天皇即位的日子。
  春分(日历上的春分日):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天皇、皇后在皇宫接受国民进宫朝贺。
  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日本国宪法的实施(1947年5月3日施行)。
  儿童节(5月5日):尊重孩子人格,谋求孩子幸福,同时也感谢母亲。
  敬老节(9月15日):各地把老年人召集在一起,举行演艺会,馈赠纪念品,向他们祝贺长寿。
  秋会(日历上的秋分日):敬祖先、思亡灵。
  体育节(10月10日):热爱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身体,这是为纪念1964年10月10日举行的东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设立的。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
  感谢勤劳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3、乡土传统活动
  秋田县横手地区的“做雪屋”(新年期间):做一个纵横2米左右的雪屋,中间设一祭坛祭拜水神。入夜,几个孩子聚集在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
  札幌的雪祭(2月第一个星期五至星期天):在举行雪祭的日子里,以动物、神话及传说等为题材,排列着大小各种雪像。通常是在札幌的大街公园里举行。
  博多的“顿达节”(5月3日至15日):所谓“顿达”,是荷兰语Zondag之讹,休假的意思。人们化装成神话里的神仙骑着马或者让穿着盛装的孩子站在彩车上,成群结队、热闹非凡地通过街市,此外还举行形形色色的文艺演出。

日本的文化介绍

2. 日本文化的介绍

日本原本没有名字。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自称其为“八大洲”或“八大岛”等。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定名为“大和”。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根据中国皇帝国书中的称呼将其国名改称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今。日本人也一直是视太阳为图腾的。隋唐之后,日本开始大规模接受汉文化,随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日本对“倭国”称呼越来越不满意。据《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所以,日本国的国名,当是中国隋朝皇帝无意赐予的。1日本文化谱系中的中国影子随处可见。日文、医药、茶道、饮食、弓道、服饰、礼仪以及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弥生文化”,无一不是受中国的影响。尤其古代中国的《礼记》传入日本,才不断发展成就了所谓的“大和文明”。——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3. 日本的文化

(抹茶)在中国失传,但保留于日本,属于日本茶道一种。
(和服)来源于中国唐朝的丧服改良,汉族丢失了其服饰文化,但成为了日本国服。
(日本语音),来自中国古代,如今和南方方言发音类似,中国受游牧民族影响出现了shi chi 等翘舌音及儿话音,古语发展而来的吴语派方言濒临绝迹。
(榻榻米,建筑),来源于汉族,保留日本,中国早已把红墙铜瓦的紫禁城建筑特色作为标志。
(礼仪),来源于中国汉族,鞠躬是中国的礼仪方式,同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礼仪方式,但深入日本国民生活中,不要因此误解为日本礼节。原先称为世界三大礼仪之邦的中日韩,中国值得深思是否名副其实。
汉字(如日本语的“a”就是中国“安”的草书等等),书法,筷子,饮食,长幼尊卑,夫妻纲常,等等
来自中国的很好找,要不来自中国的还真很难,但他们做了改良。

日本的文化

4. 日本的文化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昭和时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望楼主采纳哦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因岛国的地理位置,致使当时欧亚大陆的先进文化未能进入日本。绳纹人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进入弥生时代。考古学家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掘出不同绳纹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称弥生陶器,史称弥生文化。弥生陶器器形简单,花纹也不繁杂,与绳纹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一般认为,弥生陶器是从海外输入的,即可能是从大陆迁入的民族带去了新的弥生文化。新的文化虽然战胜原有的绳纹文化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来人终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并未因之而断续。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先进的大陆文明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促经日本很快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古坟的建筑需要征集大批劳动力,坟内陪葬有镜、剑、勾玉等精致工艺品,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强大权力。这与一般民众死后的简易安葬形成鲜明对照,说明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即所谓“归化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到6世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发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迄今关于绳纹、弥生和古坟文化的研究来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日本人在与外部自然的斗争中、在寻求和丰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一旦岛国日本与外界取得联系,外来先进文化便立即被导入,成为日本文化的生长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术和祭祀支配着原始社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原始信仰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几乎同步,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即以大和地区为中心,融合诸民族而形成为“大和民族”;“大和国”也终于统一了“百余国”,建立起天皇制国家。
  大和国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554-628),以圣德太子(574-662)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从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日本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历经飞鸟(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战国)、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户(1603-1868)等时代。
  早期的封建社会(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化,集中体现为白凤、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谓白凤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时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个奈良时期的文化。此间,日本主动与隋唐建立密切关系,积极摄取隋唐、特别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佛教传来后便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护以至成为国教。以奈良药师寺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成为当时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另外,在使用汉字记事的基础上,日本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日语的音和声,创造了“万叶假名”,并用之创造了和歌集《万叶集》。至此,日本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这是日本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随着假名的出现,日本文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筑与雕刻、绘画与音乐、书道与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风”,显示日本文化的独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会(镰仓、室町时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为特色。武士,本意为学习武艺,执掌军权者。它在日本作为新兴阶层出现是9世纪中期以后的事。那时,随着庄园实力的强大,为镇压农民,对抗国司,保卫庄园利益便组建私人武装力量,谓之武士团。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武士为统治阶级的武家政权已经成为支配日本的实际力量。镰仓幕府衰败时朝廷试图夺回政权未果,室町幕府执政。与以朝廷为中心的贵族文化比较,武士文化则倾向于大众,包含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因素。就武士阶层自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的一面;武士的道德也因时代而异,必须对之加以具体分析。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
  后期封建社会(安室桃山、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的文化。江户时代历时260余年,时日本封建社会成熟期也是崩溃期。由于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加之一度锁国,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异常繁荣,臻于成熟。概言之,江户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国的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推动日本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二,具有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创出与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与研究。


  这个呢

5. 日本的文化

 日本宪法并未规定法定语言。所以日语并非官方语言。但是实际上日语是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国人都通日语,现行的公用语言称为标准语(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语(きょうつうご),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方言为基础。在17世纪前,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当地的语言曾经是日本的标准语言。但是自从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江户(即今天的东京)的语言便成为日本的标准语。 称呼: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其来自于唐朝文化。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各种各样的。在铺着“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茶道也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现代,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起源于中国。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相扑比赛极为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相扑手一旦达到了横纲,几乎就可以说是站在了日本相扑界的顶点,将拥有终身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汉服的很多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柔道在全世界有广泛声誉。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柔道家的级别用腰带的颜色(初级∶白/高级∶黑)来表示。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源出少林之门。明末,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陈元赞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今日本),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剑道是指从武士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日本击剑运动。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斗术和中国传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合气道是日本一种以巧制胜的武术。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的寿司,而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及肉质鲜嫩的炸虾,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寿司”则是唐代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饮食习惯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酒水类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更设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哪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自己进口的餐酒。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烧酒:这种酒是用番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 日本已参加奥运会20次,共获得金牌123枚,银牌112枚,铜牌126枚,奖牌总数共361枚,排名为第11名。武士精神源远流长,日本人崇尚一对一格斗,真剑决胜负,空手道、柔道、剑道、相扑蓬勃发展,走向世界遍地开花,K-1赛事作为世界站立格斗殿堂吸引着全世界的搏击好手,日本民众对于武道的热爱,更是首屈一指,MMA在日本蓬勃发展。众多一线格斗选手都是在日本打出名气,风头丝毫不逊色于UFC。 电视日本是世界人均看电视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电视科教节目占电视节目比重最大的国家。电视对日本国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全国电视网NHK(日本放送协会)- 属于公共媒体《法兰克福汇报》2011年2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安倍意图把NHK用作为日本二战历史翻案的工具,这一事实十分清楚。安倍新任命的NHK会长籾井胜人在上任第一周便显现出这一意图。NNN·NNS - 以日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JNN - 以TBS(东京放送)为中心的电视网FNN·NNS - 以富士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ANN - 以朝日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TXN - 以东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报纸日本是世界报纸大国,报纸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唯一的两份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都是日本报纸。日本有五家全国性综合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其中《读卖新闻》《产经新闻》通常被视为是右翼报章。   日本的节日主要包含国家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日本的法定节日一共包含15个,分别是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日、绍和纪念日、宪法纪念日、绿色节、儿童节、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以及天皇诞生日。元旦:每年1月1日,1948年确定;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源于古代成人礼,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建国纪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时称为“纪元节”;宪法纪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废除明治宪法,开始实行新宪法;男孩节:每年5月5日,端午节,也是日本的儿童节,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敬老节:每年9月15日;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文化节:每年11月3日;勤劳感谢日:每年11月23日;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盂兰盆会:每年8月15日左右;乞巧节:每年7月7日。

日本的文化

6. 日本的文化

茶道:日本茶道是为客人奉茶之事。是日本宝贵的传统文化。日本茶道追求“和、敬、清、寂”。艺伎:艺伎是日本传统的职业,在艺伎业从艺的大多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识礼,尤擅歌舞琴瑟。清酒: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1、茶道:日本茶道是为客人奉茶之事。是日本宝贵的传统文化。日本茶道追求“和、敬、清、寂”。
  2、艺伎:艺伎是日本传统的职业,在艺伎业从艺的大多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识礼,尤擅歌舞琴瑟。
  3、清酒: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国酒。
  4、寿司:寿司可以说是很具代表日本饮食文化的食品,即可以作为小吃,也可当正餐。寿司也是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5、相扑:相扑是日本的国粹,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相扑是受日本人尊重的“国技”,相扑运动员也因此成为这项具有宗教象征民族运动的英雄。

7. 日本的文化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还有相扑,和服等文化。
其文化如下:
一、茶道
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
现代,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
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

二,花道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
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
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

三,书道
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

四、相扑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起源于中国。
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相扑比赛极为相似。
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相扑手一旦达到了横纲,几乎就可以说是站在了日本相扑界的顶点,将拥有终身至高无上的荣耀。

五,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日本和服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
8世纪至9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汉服的很多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扩展资料:
日本文化由来:
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和人类学多次证实日本民族是主要由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古代中国汉族、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
日本文化融合: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口音等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几千年的历史过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文化

日本的文化

8. 日本的文化

例えば、民俗芸能、工芸技术、邦乐、日本舞踊、
たとえば、みんぞくげいのう、こうげい、ほうがく、にほんぶよう

武道、茶道、囲碁、将棋の他、伝统的なこどもの游び、
ぶどう、さどう、いご、しょうぎそのた、でんとうてきなこどものあそび、

わらべうた、昔话、地域の年中行事、伝统的な物づくり、
わらべうた、むかしばなし、ちいきのねんちゅうぎょうじ、でんとうてきなものづくり、

乡土食、百人一首等があります。
きょうどうしょく 、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などがありま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