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什么意思

2024-05-14

1. 利率市场化什么意思

利率市场化,举个不太恰当地例子:你要贷款,我要借钱给你,咱们俩商议一个咱两人都同意和满意的利率,不受其他约束,只要你我愿意,觉得划算就可以。
如果利率不市场化,那么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和客户只能在央行规定利率的基础上做稍微调整,这个利率不能保证让你满意。比如存款,央行规定的有法定利率,你想要高利率,即使存款行和你斗愿意也不行,这就束缚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推进利率市场化。
此外,所有市场化问题都是这个意思,就是买方和卖方愿打愿挨,政府不要插手。

利率市场化什么意思

2. 利率市场化是指什么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发展历程举措风险环境分析改革进程进程借鉴积极影响不利因素深远意义理财策略书目
实施条件
第一,公开的充分竞争的资金市场。
第二,资金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理性。
第三,资金流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四,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
发展历程
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
自2015年5月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3]
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4][5]
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举措风险
缺陷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
但金融危机表明,国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捉襟见肘,有些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系统,更像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发现了收益递减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金融危机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等。
利率市场化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扩大了银行的投资渠道和领域,为追逐高利润,银行的冒险性和投机性增强,纷纷将资金投向高风险资产,自有资本占总资产比率不断下降。尤其是泡沫经济时期,银行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坏账大幅上升。
阿根廷: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早在1971年2月,阿根廷就开始了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但不到一年便夭折,原因是大量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率先市场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975年,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下,阿根廷第二次启动金融改革,再度推行利率市场化,除了储蓄存款利率上限仍定在40%外,取消了其他所有利率管制措施。
1977年6月全部放开利率管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并未有效缓解阿根廷国内通胀率高企、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局面,反而增加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
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政策。
最新的金融危机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中国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过程性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这一过程充满风险。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系统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不确定性。为了争抢市场,银行将不断上调利率水平,这意味着银行将承担更多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也将使金融借款合同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并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在法律制度相对薄弱的国家,利率自由化也会带来大量违约的出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两个结果,即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所谓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在转轨阶段,利率市场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加重商业银行的风险:一种是由于长期的利率压制,市场化后的利率水平必然会升高,银行之间吸收存款的竞争加剧。
但是利率上升得过快、过高,就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信贷活动中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风险激励效应”使资产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大,原来由分散的存款人承担的风险主要落在了银行身上。
另一种是在利率水平整体升高的同时,利率的波动性也迅速增大。但在长期管制环境中生存的商业银行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既不能把握利率的变动规律,又没有合适的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经济史上利率市场化加速实现时几乎都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银行危机。

3. 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

贷款基准利率是由人民银行不定期调整并公布的,LPR则是由报价行根据本行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报出,并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发布的利率。相比贷款基准利率,LPR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更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

如果您选择切换为以LPR为基准定价,到下一个重定价日,就会按照最新一期相应期限LPR计算确定您的执行利率,往后依次类推。如果您选择固定利率,那么就是以您转换时的利率为准,一直到您贷款到期利率都不会变。这个选择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如果您认为未来大概率将进入降息周期、LPR总体呈下降走势,那转换成以LPR为定价基准更有利。如果您认为未来LPR大概率呈上升趋势,那转换成固定利率贷款更有利。

如有资金需求,您也可以通过我行官方渠道办理。平安银行有推出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也有房屋和汽车的按揭贷款及抵押贷款,不同的贷款申请条件和要求不一样,能否审批成功是根据您的综合资质进行评估的,您可以登录平安口袋银行APP-金融-贷款,了解详情及尝试申请。
应答时间:2021-12-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

4.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它具有以下经济功能:联系国家、企业和个人、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连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功能;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分配功能;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功能;把重大经济活动控制在平衡、协调、发展所要求的范围之内的控制功能。
    利率的作用正是通过上述五种功能发挥出来的。而利率之所以具备这些功能,是因为利率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由此,利率发挥“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储蓄;(2)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例如提高利率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而差别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变动将影响社会总供求;(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然而,利率发挥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一方面要受到利率管制、授信限额、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环境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完善的利率机制,其中包括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等。如果利率机制本身存在缺陷,那么利率的杠杆性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性作用,就是要强调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使政府对利率的调控间接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5. 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

推动利率市场化,根本原因是什么?听经济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

6. 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

 1、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导致银行贷款供过求于

  上届政府被金融危机惊得不轻,于是4万亿的刺激最终成了10万亿的经济刺激。对于中国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增长是大局,其他的都是小事。只有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中国才谈得上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各类领土争端、海外市场的开拓、海外资源的获得,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而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埃及、泰国等经常发生军队干涉政治,社会经常不稳定的所谓民煮国家,有中国式的增长显然是天方夜谭。失业和通胀则是严重威胁中国社会稳定的因素。经济增长自然能缓解和解决失业问题,而通胀则必须通过降低通胀才能缓解和解决。

  自从2010年开始货币相对紧缩后,中国普遍缺钱,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不少民营企业陷入困境,一些企业家丑态百出,有人逃到国外,有人进了监狱,有人痛哭流尿,有人破口大骂。为什么李嘉诚、史玉柱基本上没见过他们骂银行不给他们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当然,越是有钱,财务状况越好的人,银行反而喜欢给这样的人贷款。而这两人,正是曾经一度陷入破产边缘,或事实上已经破产的人,在渡过危机后,吃一堑长一智,资金链保持非常低的压力。

  做企业,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赚取利润,和他人无关。不能因为冒进碰到了困难,就骂天骂地骂政府,为什么自己的利润不拿出来与人分享?有趣的是,一些脑子进水的专家学者,也跟一些企业家搞到一起,纷纷表示中国应该推进利率市场化,似乎利率市场化实现了,银行的贷款就能给喜欢冒大风险的瞎折腾企业主了。有趣的是,这两年有“专家”甚至表示银行应该保持贷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存款利率,以补贴老百姓。有的专家以日本和台湾的极端低利差现象(日本1%的利差是因为日元长期零利率,台湾1%的低利差是因为台湾大企业纷纷出岛但银行未出岛,导致贷款供求关系大幅恶化)来指责中国银行的高利差。在其他领域,谎言说1万次未必成事实,在金融和经济领域,倒不是没有可能。

  即使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了,没有稳定的经营史、缺乏可靠的担保品的中小民营企业,照样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银行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中国目前这个阶段,利率明显低于民间借贷的银行贷款,一定是供不应求的,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导致贷款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2、利率市场化只能逐步推进,本次调整对银行负面影响非常有限

  中国不仅需要社会稳定,同样需要金融稳定。金融动荡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所以,在全球来说执行力最强的中国政府,必然会拒绝任何有可能显著动荡金融稳定的冒进改革。

  2009年的贷款大跃进中,银行争相打贷款利率的价格战,以在政治上表决心,同时扩大或保持市场份额。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商业银行和曾经的彩电、复读机、空调、VCD行业一样,都没有价格战的免疫能力。这也是这次央行只是下调了贷款利率的限制而没有放开存款利率调制的主要原因。

  只要存款利率没有放开,则银行的成本则基本不会上升。而贷款利率取消基准利率七折的限制,也只有象征意义。前期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限从九折下调两次到七折后,银行很少放出七折基准利率的贷款。而最近因为资金紧张,部分银行甚至不再发放优惠利率的个人购房贷款,又怎么可能有提供六折甚至五折的贷款?

  什么时候银行存款利率的限制会放开?应该和这次一样,当政府限制放开的效果和不放开的效果没什么区别的时候,才是放开的良机,我看中国政府不会做傻事。

  目前中国的银行还不够聪明,差异化做得还不够,这样,存款利率1.1倍的限制就很难放开,免得银行纷纷吸收高自己存款,恶性竞争导致少数银行破产。成百上千的人的银行存款因银行高息吸收存款并放出高危贷款而破产而血本无归,这种事一定要避免。

  3、利率市场化不是银行的重大利空

  目前银行股市盈率普遍只有五六倍,股息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但市场普遍不敢大量加仓。市场怕的并不是利率市场化,而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利率市场化只不过是银行少赚点钱,而不良贷款有可能导致银行技术性破产。

  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人普遍理性面对贷款利率全面放开的这个利空。如果眼光放远一些,目前的银行股是投资人眼前的金矿。

  有件事想不太通。汇金因为持有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多数股份,每年能获得1000亿元以上的现金股息。如果拿出1000亿来在市场上横扫银行股,则不仅自己持有的股份相应增值,也能打破A股的僵局。增持的部分,未来三年或是五年的平均年收益率,也比中投在海外买一堆前景不明的资产要好得多,起码比美元国债收益率高出很多倍。但为什么不这么干?怕数年后被一帮屁民骂它今年在市场上掠夺民财?还是怕其他机构投资者趁机减持?或是这样与国有股减持的大方向相悖?

7. 利率市场化的原因是什么?

建国以来,我国利率一直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严格的行政管理利率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结构和传导机制上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抑制程度高、经济金融化程度低,金融资产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利率不能正确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不能对社会资金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随着加入WTO,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行利率市场化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也对宏观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的原因是什么?

8.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推出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 

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 年)。
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利率市场化,原因是利率市场化很容易找的,而且利率市场化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利率市场化,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利率市场化,之所以这里的利率市场化比较全,其他地方的利率市场化网,可能不如这里的利率市场化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利率市场化,原因是利率市场化很容易找的,而且利率市场化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利率市场化,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利率市场化,之所以这里的利率市场化比较全,其他地方的利率市场化网,可能不如这里的利率市场化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