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各方的利益关系是怎样的?股民赚的钱来自哪里?

2024-04-27

1. 股票中各方的利益关系是怎样的?股民赚的钱来自哪里?

从宏观看,股市是个零和游戏。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么涨跌呢?股票的价格是通过交易活动确定的。在一个价位只要发生了交易,这个价位就被确定为所有股票的价格。问题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额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说,确定价格的行为只需要极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价格跑过来交易一遍。这就造成一种错觉:涨的时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应的资金在那里“站岗”等着;而跌的时候股票市值减少了,相应的“站岗”的资金也减少了。增加和减少的资金二者一相减,问题来了,一部分资金不见了!于是我们就会一头雾水--这不见的资金去了哪里?  其实是我们的逻辑犯了错误。市值的确定只是经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实际上,这时完成的根本不是整个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个认可--所有股票对这次交易的认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总市值的交易却尚未发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值只是一种假设!而作出这个假设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现在引入了假设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设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可是真金白银,所以,社会总资金要分出一部分实量到股市来参加市值假设的活动。这个活动进行的时候,理论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认某种已经被认可的价格。这样就有了一种供需关系,股票代表供给方,资金代表需求方。当社会资金流入股市增大时,强烈的需求刺激股票价格上涨。反过来,资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会,需求减少,股票价格下跌。当参加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进出平衡,供需关系也趋于平衡时,股市牛皮。由此看来,所有的股票价格涨涨跌跌,都与真金白银的资金进出股市有关,资金多时股票涨,资金少时股票跌。    
但是这些资金,1、它与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值”,因为股市永远不发生总市值的交易;2、它不创造市值,它只参加市值的假设,换句话说,它只发现市值;3、它是社会总资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参与社会总资金的增加和减少。在这里,社会总资金是一个常量,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市市值的变化不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变化,能够引起社会总资金变化的是社会的生产活动,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设活动。  
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这个推论过程简化甚至排除了许许多多的细节。  
有人会问,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下跌超过60%,一个调查显示多达90%以上的散户赔钱!这些赔了的钱谁拿去了?面对这个悲惨的事实,推理是苍白无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发现解决途径。那么我们的钱呢?还找得到吗?一种解释是,它们退出了股市。去了哪里就不好说了,去往很多领域。还有一部分尚未实现,是为浮亏。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钱又回到股市,这部分浮动亏损还可以改变亏损状态。退出资金又回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经实现了的亏损只是改变了资金的所有者,而财富本身再次成为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股市就是这样一个零和游戏。  
以上试图说明的是市值与资金、市值与财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告诉我们,股市财富不等于真正财富,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虚拟财富。还要说明的是,这个虚拟财富的大小是瞬间变动的,变动的程度、范围、方向有相当的不可捉摸性。说不可捉摸性不是说其不可知,而是极言其复杂,影响变动的因素极多,甚至一场风都可以对其产生扰动。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种实在影响外,有一种非实在的影响,它对虚拟财富变动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可观,它就是心理因素。因为虚拟财富实质上是一种假设,只有人才会作出假设。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如果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机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国玩。

股票中各方的利益关系是怎样的?股民赚的钱来自哪里?

2. 股市介绍 股市的本质 股民赚的是谁的钱

作为一名证券投资者,其实很少有人会思考股市中的这些基本问题。从一入市,大多就沉浸在K线图、波浪理论、技术分析这些东西里面,那些最基本的问题,反而是无人太过关心的。 回答这些基本问题,我们需要模拟一个股市运行的场景。来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谁在往股市里面投钱,谁又在赚股市中的钱。 首先,我们假设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过向证监会提交申请,要发行股票。我们且假设该公司拟发行1000万股,每股5元钱。在股市中,由于新股票在上次当天都会有比较大的涨幅,所以申购新股几乎是一件没有任何风险的事情。所以,新股发行很容易完成。这样的话,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从申购新股的股民那里拿到了5000万现金。 接下来,ABC公司的股票于某年某月上市,开盘价10元钱。这样的话,凡是申购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这天或着随后几天以10元卖出,每股就获得了5元的收益。至于ABC的股票为什么会开到10元钱,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当天有一个预想的价格。这个问题很复杂,有时间我们可以另外讨论。 我们还是先来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资金,第一笔是ABC公司发行股票得到了5000万,第二笔,是所有申购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卖掉自己申购到的ABC的股票,资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万。当然,第二笔抽走的资金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在实践中,由于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继续看到该股票随后的走势,并不急于在10元卖掉。而且,由于市场的波动,股价的涨跌,并不能保证大家都卖在10元。 ABC公司付出了什么吗?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万的现金。在此之后,除了现金分红和股价波动,投资者不可能在它身上获得更多的东西。除非将来这家ABC公司实在是钱多得不行,把自己企业的钱拿出来到股市上买股票做投资,这5000万,基本就算从证券市场消失了。所有我们把发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发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资金就越少,因为这些资金被转移到企业的募集资金上面去了。  让我们继续下去。这就涉及到我们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股市为什么会涨?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组成的,我们所说的股市在涨,实际上是在说一个重要的指标,即股市的指数在上涨。而我们提得比较多的,就是上证综合指数。综合指数的计算有一个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总股本来计算股票的市值,从而得出这样一个指数。在股市中有许多股票属于流通股本比较小,而总股本比较大的股票,这些股票就容易成为市场主力调控指数的工具。  股票为什么会上涨,原因比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资金持续买入这支股票就会导致股价的上涨。资金为什么会买这个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比价效应。比价效应,就是指在不同市场或者同一市场内对基本面基本相同或类似的股票进行对比,资本发现它们的价格差异之后流入那些价格低的股票,从而实现“同质同价”。比价效应在实践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参与者利用的东西。  事实上,在股市上涨或下跌的过程中,真正起决定因素的,就是参与各方对未来的判断和信心。在股价上涨的时候,由于持有者预计股价还会继续上涨,所有持有者不会急于卖出自己的股票,拥有货币的投资者由于有获利的预期,也会买入这支股票。但是,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由于持有者对于股价的判断并不一致,所有会有人卖出股票,有人买进股票。比如说,我们买进了一支股票,成交价是5元,我们自己判断它会涨到6元钱,那么,在这一元的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通常状况下投资者不会卖出这个股票。但是,会有一些因素影响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个股市的大幅波动,比如一些对股票或股市的传闻等等,都会影响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间,最常见的运行方式就是比价效应和个股轮动。比如说,太阳能题材的天威保变,白酒行业的山西汾酒股价大幅上涨,就会导致其他同题材股票的价格联动上涨。再一个说到个股轮动,股市的持续上涨必须是个股轮动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涨,一方面对资金的消耗比较大,另一方面,不利于给新增资金以及场内资金创造持续赢利的机会。  但是,这些都还是表面现象,股市上涨最真正的实质,还是来自于资金的持续流入。中国股市的上涨,向来都是资金推动型的上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贯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说白了,依然是资金持续流入股市的结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后,面临利空,股市依然出现大幅上涨,更是说明了后来的上涨完全是资金推动的结果。  股市从1000点之下涨到3000点之上,应该说参与者基本都是赚钱的。在这样一轮大牛市中,赚钱是正常的,不赚钱是不正常的。但是,这又回到了一个根本问题,股市赚的是谁的钱?表面上看起来,大家似乎是都赚钱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股票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股票持有者的资产增加,但是这只是一种纸上财富。还是举例子,你5元钱买的股票,现在涨到10元了,看起来你是赚了5元钱,但是你要真的获得这5元的收益,就必须把股票卖掉。股市可以承受你一个人卖掉自己的股票,但承受不起所有人都卖掉自己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股票卖掉,那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崩盘”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我们现在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太多,超过了8000万,想让8000万人做同一种选择,不容易。都只想买,没人卖,股票开盘就涨停了。都只想卖,没人买,股票开盘就跌停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一些股票上。  当有很多人希望将自己的股票收益兑现的时候,就会出现抛盘,这时候股价就很难继续上涨。因为所有资金投入到这个股市里来,都是为了获利,而且大多数资金,并不是为了只是维持一个纸面上的财富。基金要分红,QFEI也要分红,私募基金也要分红,股民投进去的钱,到了一定阶段,也需要把股票卖掉去做其他事情。除非股民越来越多,拿到股市里面的钱越来越多。否则,随着新股的发行,随着印花税和交易佣金对资金的消耗,股市里面的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钱自然无法支持股市持续上涨。  在2007年元月份,股民单日开户数达到了9万,一个月就开了138万新证券帐户,带来的新入市保证金增加了839亿。但也就是在一月份,印花税和佣金就收了150亿,新股发行消灭了资金180多亿。截止2007年元月末,沪深股票市场的保证金存量为6700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股市主要的参与者是普通投资者,是散户,是老百姓。随着新资金和新股民越来越多,他们可能就是这轮行情最终的买单者。但具体谁是最后的接棒者,那就看个人的投资水平了。  从某种理论上来说,在行情一致看好的时候,股市应该是先来者赚后来者的钱。可惜,先来者也有水平低的,后来者也有水平高的。在上涨的时候,谁将自己手中的利润兑现,谁就赚到了钱。而对后市判断错误,以为股市还会继续上涨,结果买入之后就一路下跌,最后又到低位将股票卖出的投资者,就是股市中的输家。所有,股市赚的钱,就是那些高位接盘者的钱。而所谓的高位接盘,并无先来后到,也许新股民都逃得一干二净,老股民却全仓杀入也说不定。  股指在1000点的时候,买入股票的股民如果可以持仓到3000点,至少获利在100%;这个概率很高。但是,在3000点买入股票的股民,如果想实现同等的指数收益,大概需要等到指数在9000点吧?这个概率有多高?  指数上了3000点,可能暴跌,也可能继续涨下去,或许还有可能回探一次2245点,确认一下是否有效突破。甚至可能会令大家都大跌眼镜,马不停蹄地一路涨,直到5000点才停下脚步,或者更高。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终究会有大部分股民成为股市的牺牲品。能够成为胜利者的,依然会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股市为什么会涨?因为买的人比卖的人多,它就会涨。赢家赢的是谁的钱?赢家做得是低买高卖的事情,在高位接盘是输家,赢家赚的就是在高位买入者的钱。股市的财富从哪里来?股市的财富来自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是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只有时隔多年之后,我们才能冷静地看待这一轮大牛市带来的深远影响。

3. 股票是什么,怎么运作它去获取利益

“最受欢迎股票软件排行榜” 里有个股诊断功能,里面有效的分析了大盘及个股压力位支撑位及消息面分析,一切都是免费的。

股票是什么,怎么运作它去获取利益

4. 股票代表利益吗?


5. 哪些人会在股市中赚到钱,他们都有什么共性?

巴菲特是众所周知的“股神”,他有一个很著名的“滚雪球”投资理论,“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而我们的股票市场才建立起30年,一直都在摸索和发展中缓缓前进,走得快了还容易摔跤,一眼望去,“很湿的雪”屈指可数,“很长的坡”也坑坑洼洼,而投资者知识储备和投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就是不知道怎么买,也不知道怎么卖,通常是比较盲目的投资,而且经常是人云亦云,不知自己为什么赚也不知为什么亏。这个就有点漫无目的但还心里有大憧憬一样。可是,这样的投资,又怎么会赚钱呢?
也就是大家说的仓位配置,无论如何设置,是需要根据不同的股市行情去调整的。大家都知道基金的仓位,它们也在随时调整。为什么?就是预防可能的整体性风险,而在趋势性机会来临之际,又可以加仓博得更多的收益。
很多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便事实证明他的观点已经落伍了。
但是成功的投资者会去寻找事实和信息,如果证明自己观点错误,他们会承认错误,同时更新自己的观点。

因为他们知道,世界一直在变化,没有一种观点可以永远正确。
巴菲特曾说过:“我的工作就是阅读”。
哥伦比亚大学每年都会送学生去和伯克希尔的大佬聊天,但学生们回来后全都难以置信地说,大佬建议他们每天至少阅读500页的书。
大多数成功的投资者都有这个习惯,他们阅读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商业和金融领域,对哪些领域感兴趣就读哪些,因为谁也不知道其它领域有时候一闪而过的想法,会不会不经意间就变成投资参考。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盈利模式,因为这就如同你掌握了一门技术,吃饭就靠它了。股市中的盈利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每个人都可能不同。一套盈利模式其实是不容易形成的,需要长期的总结经验或者是交够了学费,跌倒了很多次才得来的。
盈利模式可以人人不同,技术面也好,基本面也罢,需要长期培养,并不断优化。更主要的,当有了一定的盈利模式后,需要坚守和优化,如此才能不断的升华和稳固。

哪些人会在股市中赚到钱,他们都有什么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