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9月1日正式施行

2024-04-29

1. 工信部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9月1日正式施行

近日,EV视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于近日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在该决定中明确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作如下修改: 
一、删除第五条第(三)项中的“设计开发能力”。
二、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监测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准入审查要求》所列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生产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产品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以及违法行为等的,应当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

三、将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的“12个月”修改为“24个月”。
四、将第二十八条修改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擅自生产、销售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删除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六、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附件中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申请书》《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予以修改。
本决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此次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一是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为更好激发企业活力,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删除了第五条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等附件中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相关内容。
二是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生产企业连续两年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特别公示。《准入规定》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特别公示的要求应与其保持一致。
三是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过渡期临时条款主要适用于《准入规定》实施前已获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要求其在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遵守有关过渡性规定,目前过渡期已经结束。

编辑点评: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发布实施以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确实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部分条款进行相应的修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9月1日正式施行

2. 技术门槛降低,工信部拟修改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

[ 亿欧导读 ]?中国车市跌入寒冬连续两年,为适应市场变化,政策再次发力。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下滑的一年之后,工信部放宽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要求。
2月10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主要在10个部分对原规定进行了删减和修改,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删除了规定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的第一项,涉及“设计开发能力”的8项要求;改为2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 

修改之前的稿件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十分细化,除了要有独立的设计开发机构,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数量、岗位分布都提出了要求,还要求掌握全面的产品开发技术,甚至细化到某一车型技术路线应该掌握的技术列表清单,并对技术开发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开发工具、试制验证能力等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此外,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定中,设计开发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共17个条款,8个否决项(否决项意味着必须)。而“设计开发能力”项下,就有8个条款,其中3个是否决项。
修改征求意见稿中,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审查项目,由原来的17项减少为11项,其中否决项从8个减少为7个。“设计开发能力”部分审查项从8个减少为2个,其中否决项从5个减少为2个。
不过,在取消“设计开发能力”要求的同时,修改后的规定并没有放弃对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新增2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都是否决项。主体内容,是要求企业应具备与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能力;还能够对整车和自制部件有测试能力,能够评价、确认与技术保障能力相关的技术要求。
以下为2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原文:
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与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流程,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2.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自制部件的测试能力,能够评价、确认与技术保障能力相关的技术要求,包括: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模拟测试能力;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测试能力(包括制动回馈功能测试能力)、电子电控系统功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盐雾等)测试能力、通讯系统模拟测试能力、控制软件分析测试能力、硬件在环测试能力、单个箱体的动力蓄电池包(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能力及耐环境性(高温、低温、振动等)测试能力、电子电器件的电气性能基本测试能力、高压电安全测试能力。申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还应具备发动机性能/工况排放、能耗、电机性能、机电耦合装置性能综合测试台架;申请燃料电池汽车的,还应具备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车载氢系统泄漏及高压气体安全方面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这部分调整意味着,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将不再作为审核整车企业的核心指标,只要保证生产所需的技术保障能力即可,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另外,本次修订,或将细化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实现研发和制造分离,为代工厂等新型商业模式进一步开路。对于车企间的协同作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鼓励部分新能源整车企业回归制造核心,避免分散投入。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工信部为新能源汽车降低门槛,促进业态新合作形势?

车市寒冬让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经历着一场未知的考验。近日,工信部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作出修改,并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对三年前出台的原规定进行修改,涉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标准、汽车的设计及生产标准,以及汽车的质检标准等环节。这意味着对于新能源汽车限制变少、门槛变低、机遇变多。
这次征求意见稿如果生效,按照预期将会为已经涉足新能源领域的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未涉足新能源领域的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是进军汽车市场的一个良机。
首先是新的业态形式出现,比如新旧势力合作。新势力早就向传统造车势力寻求协同合作了,自己手握设计,让主机厂去代工、去生产能节省不少资源,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在“双积分”政策压力下,传统主机厂也可能会与现阶段发展较好的新势力合作以获得新能源积分,在政策和趋势的推动下会促成一波新势力与传统造车势力的合作,旧造车势力负责设计生产,新造车势力负责贴牌销售,优势互补各取所需,以为自身谋求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样一来有助于造车新势力调整战略方向,争取更多缓冲时间。过去造车新势力必须花大量的资金建立研发部门,现在可以把这一部分外包出去,节省更多现金流支撑项目运转,争取更多时间,再不断完善。代工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其次跨企业跨行业的新合作也会出现。由于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于一个探索的发展中阶段,新能源市场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比如去年十二月理想汽车耗资6.5亿元收购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成了现在的理想智造,2019年6月起,理想汽车先后被23家公司起诉,变得官司缠身。想造车并且有能力造车的企业拿不到资质,没有能力造车的企业却占有大量资源。此次“松绑”由于放宽了限制,汽车行业又一直是热门,对于一些造车经验不充足但是拥有一定工业实力基础的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涉足汽车领域的好机会,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降低门槛还有助于资本恢复对新能源市场的信心。?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方面补贴退坡让市场大幅缩水,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续航、成本、充电技术等方面迟迟难有大的突破,也导致销量有所波动,一直没能实现很好的发展,致使资本市场对新能源市场持有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新能源自身品牌威马、蔚来、特斯拉等连续失火消耗消费者对它的好感度;这也直接导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逐渐谨慎,蔚来融资困难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2月6号,蔚来在其投资者关系网站发布了公告,宣布完成累计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但对于一个季度亏损20多亿美元的蔚来来说,杯水车薪,蔚来要努力的路很长也很难。在政策的优惠下会相对增加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

但综合考虑目前的发展状况,把客观环境也应考虑在内,也有人持不乐观态度。前几年在巨额补贴的推动下,涌现了大批的造车新势力。即便现在有政策支持但现在的补贴远远不及当时,而且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现状不那么乐观。而对于已经进入新能源市场的车企们来说,这次征求意见稿旨在降低准入门槛,引流更多“新鲜血液”到新能源市场,对于已经在新能源市场摸爬滚打的他们来说,帮助就更小了。
面对不怎么景气的汽车市场,政府对新能源市场的大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并极力推动。征求稿意见虽对已经进入新能源领域的直接帮助不大,但通过合作发展和引流新鲜力量的形式推动让目前不怎么景气的新能源市场有调整和喘息的机会。现在虽不敢说效果如何,但是方向是好的,有助于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给不单是汽车行业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更多发展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为新能源汽车降低门槛,促进业态新合作形势?

4. 新能源汽车禁止代工的原因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比较简单,因为造车代工,虽然能够解决汽车生产资质等政策方面的问题,但是根本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为什么手机、服装等行业外包代工生产的成本能够做的更低而汽车就不行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生产线通用化及其带来的规模化优势,一个是对技术掌控所带来的售后服务支持。
  一条生产线的设备,既能做这种产品,又能做那种产品,这个叫做通用化。相对于手机行业来说,汽车行业的设备通用化难度要大得多。
  以一条汽车的装配线为例:既能装配A款车,还能同时装配B款车,是所有车企做梦都要努力的方向。如果做不到通用化,对于外包企业来说(假如汽车组装想要外包),那就必须为一种品牌的汽车打造一条专用的组装生产线。
  偏偏汽车的生产线还有两个致命的特点,一是投资高、非常贵,二是专业技术用的特别多,设备制造商还非常牛气。所以,搞到最后,外包反而更贵,还不如自己来,俗话说得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啊!
  还必须指出的是,汽车生产,不仅生产不能外包,因为它所需技术的专业性,生产线设备的开发、制造、甚至设备本身的安装、调试,都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耗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不自主掌握技术,一旦出了故障,连事故排查与解决都是个大问题。
  另外,汽车行业可谓处处充满了专业性。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遭遇:很多时候买的汽车出了问题,不仅是销售客服,甚至是厂家客服在解释问题的时候都含糊其辞说不清楚。原因就是汽车生产的专业性不是每个人都能通盘了解的。如果采用代工生产的话,那对售后将是一个完全不可控制的噩梦。
  所以,在当前行业背景下,汽车生产想要外包加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5. 为代工铺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在汽车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造车新势力崛起,车市寒冬持续,外资开始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原有的政策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于新的市场发展。从2018年开始,汽车产业政策进入快速调整的时期,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受到行业人士的密切关注。
2020年各大车企复工之际,汽车产业就迎来了政策变动:工信部发布了《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改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图1 工信部发布《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修改稿修改了什么?
本次对修改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原文件第五款第三条与附件1《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中的第一项中“设计开发能力”改为了“技术保障能力”。相应的第29,30,31条对于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删除。
修改的含义十分明显,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无需具备设计开发能力,转而强调技术保障能力,强调保障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检测能力。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开始变得名副其实,只管生产,不管设计开发。
这是典型的对纯制造企业,或者说代工厂的要求,也正是在针对国内汽车产能重组,造车新势力崛起以及外资品牌入华的背景下设计与制造分离的情况做出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政策的精神实际上与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是存在一定冲突的。
在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对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有如下规定。

图2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新建纯电动项目要求
在《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依然强调企业的研发团队和研发实力,而在《修改稿》中,完全摒弃了对企业研发能力的要求。这显示了一年来在政策制定方面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转变。
不仅仅是代工,《修改稿》对产业起到积极作用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这意味着汽车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可以分离,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可能如同今天的手机产业一样,出现品牌商与制造商普遍分离的情况,汽车产业格局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因此很多人认为,《修改稿》很可能是为汽车代工体系的打前哨。此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工信部承认了“汽车代工”的合法地位,那么新的《修改稿》则是从新企业的角度,对汽车代工体系进行了完善。

图3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份《修改稿》扮演了多个身份,对造车新势力、外资品牌、落后产能企业等不同的产业参与者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造车新势力的幸运星
首先恭喜的就是造车新势力,以及想进入汽车行业的高科技企业们。
近年来,大量科技企业的从业人员进入汽车产业,成为了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并引进了大量科技企业产业的思维,“汽车代工”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造车新势力难以获得生产资质,同时汽车制造业是个重资产行业,建设厂房、生产线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采用代工的方式,既可以绕开生产资质的限制,也可以避免重资产的负担,对于资金有限的造车新势力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平台化、模块化成为汽车产业的趋势,汽车产业大规模代工的土壤已经开始形成。
在未来,造车新势力可能将扮演品牌商的角色,生产制造乃至研发设计都可能外包出去。
《修改稿》的发布,意味着承认纯汽车制造企业的合法身份,另一层含义则是承认纯方案设计方、品牌方的合法身份。华为、腾讯、阿里、百度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造车新势力”的行列,推出自有品牌汽车而无需大费周章地投资建设厂房和生产线,这将大大有利于社会资本的流入和其他领域企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

图4 微笑曲线
落后产能的催命符
那么,由谁来承当这个代工厂的角色?
目前来看,首选产能利用率过低甚至是濒临倒闭的传统车企们。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的精神,要将淘汰落后汽车产能,将产能向优势区域集中,这些产能利用率过低的汽车企业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被淘汰的“落后产能”。
另一方面,产能利用率低的原因自然是市场表现不好,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好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产品质量不好,生产管理水平差。造车新势力为何要选择一个生产管理水平差、生产设备落后的企业来充当代工厂,生产自己的产品?
能够进入代工体系的企业,必须是设备、生产、管理均达到先进水平的企业。与其花费大力气改造一个旧企业,可能不如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要求的新企业。因此,《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和其背后的代工体系绝对不是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的救命稻草,反而是一道催命符!既定的产能清理路线并不会改变,反而将利用新的企业加快产能替代的速度。
外资独资品牌的“准生证”
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还有一个获利者,那就是外资品牌。
长期以来,国内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一直被诟病不已,市场被拿走了,技术却没换来。“没有德国工程师的允许,中国工程师不能改动一个螺丝钉”的故事也被广为传播,引为笑谈。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是外资厂商并不愿意把技术轻易地让渡给中方,毕竟谁会想在本已拥挤的市场上再多一个竞争对手?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苏联老大哥,可以毫无保留地将本国整套工业体系援助给他国。
面对对技术如饥似渴的中方合作伙伴,外资品牌很难不在心里多几层顾虑。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开放,股比限制政策按着时间表逐步取消,外资车企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股比限制完全取消后,要在中国市场进行多深的投入?根据原有规定,建立新的独资企业需要配套研发团队,这是否会增加各类技术机密泄露的风险?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外资独资的汽车企业:特斯拉是第一家外资独资的新能源汽车车企,四川现代是第一家外资独资的商用车车企。要不要跟进成为了其他外资厂商头疼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改稿解决了这一问题,外资厂商们只需要在国内建立制造厂,无需配套技术开发团队。这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外资厂商的知识产权利益。可以说,这是外资独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准生证”。
我们不排除这份修改稿征求了外方的意见,甚至可能是外方推动了这份修改稿的出台,但这并不妨碍这份修改稿是更多地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需要外资品牌产品的协助。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以运营市场为主,超过80%的新能源车辆用于运营用途,私人汽车市场占比很少。外资品牌的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有利于利用外资品牌的品牌效应,打开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新能源车企并不惧怕外资品牌。从船夫哥“分分钟造出特斯拉”开始,中国新能源车企们就一直信心满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50%,中国新能源自主品牌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80%,这是工信部敢于放开政策限制的底气。
总而言之,《修改稿》的发布,将大力推动纯制造企业的发展与兴旺,有利于推动产能合理重组,促进汽车向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发展,加快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有利于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代工铺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6. 独家:工信部或发布史上最严代工新政|汽车产经

在传统车企工作多年的刘志,最近嗅到了严控代工的信号。
他告诉汽车产经,工信部不久前邀请部分车企进行了一次内部研讨,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在于:代工政策将由过去的单一资质要求变为双资质要求,暨不仅代工企业需要有生产资质,委托方也要有。
据汽车产经了解,该政策或将在近期正式对外公布。
而新政一旦落地执行,便意味着代工造车的门槛将大幅提升,特别是对最近想入局的新品牌来说,再以代工模式切入造车领域会变得难上加难。
1、一次“神秘”的内部研讨会“你看最近申请代工的企业,几乎没有能通过审批的。”
作为受邀车企代表之一,刘志参与了工信部邀约的这次小范围内部研讨会。
“讨论内容中有这样一个意向,关于代工模式的最新要求是代工双方都要有生产资质,代工企业要有,委托方也要有。”
在刘志看来,这项政策成文下发的可能性极高。
“资源整合是核心,严管代工流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比如一个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接受很多新造车企业的委托生产时,这一方就要承担起无限的责任,如果不加管理,那么最终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刘志分析道。
汽车产经也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在他们看来,这两年汽车市场涌进了大批新入局者,对于这些寻求外包代工生产的新造车企业,国家可能要做下控制,防止形成无序竞争。
这要从代工模式被写进法规开始说起。
2018年,工信部在官网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其中明确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
《办法》的出台,正式明确了代工生产的合法地位。
2020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删除了《准入规定》第五条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等附件中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相关内容。
这一举动被被外界解读为,政策在有意降低造车门槛,并明确鼓励代工模式。

汽车产经将2021年以来宣布造车的新品牌做了不完全统计,发现9家中仅小米汽车确定通过北京亦庄自建工厂入局造车。
针对其生产资质的获取,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小米通过收购宝沃取得;另一种是依靠北京市政府来申请。 
而其它新品牌几乎全部选择了以"代工"来开启自己的造车之路,其中不乏进展高效者,如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于北京车展亮相;而自游家NV也计划于3月底发布,9月完成交付。
随着新玩家涌入,代工模式也正发生微妙变化。
最初小鹏找海马代工,双方对海马原有郑州第三工厂进行改造并协议生产,小鹏需要支付代工费。
而蔚来与江淮汽车的代工模式则偏向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投资建立独立的江淮蔚来工厂,且仅用来生产蔚来,在产品制造与质量把控方面,蔚来更有话语权。
对于新进玩家,如吉利与百度、富士康与裕隆等均选择了双方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两者关系更像是利益共同体。
2、代工“双资质”,愁坏了谁?双资质代工新政最终能否落地,还要等待工信部的正式发文。
但此事在圈内已经有了一些风声。
“听过这个(代工双资质)说法,但是其中细节并不是很清楚,目前项目正在按照规划正常推进,不太会受到影响。”某新势力车企高层告诉汽车产经。
中汽协方面虽表示没有关注这一领域的信息,但也没有否认该新政的存在,内部人士称,“至少在严控产能方面,政府一定会去逐步完善的。”

尚未对外公开造车模式的新品牌有去年11月份的盒子汽车、今年的团车网以及石头汽车。
盒子汽车旗下的两款新车虽已亮相,但关于生产资质等信息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不排除会受到政策影响延期产品量产进度。
而像团车、石头汽车这类新势力,新规或将成为它们造车过程中的拦路虎。
按照以往经验,品牌申请代工需要先到省发改委进行有关汽车投资企业生产项目的备案,并最终落实到文件上。
一旦代工双资质被推行,没有生产资质的新造车将无法完成审批流程。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听闻新政的新造车们也已探索出了新门道。
“如果通过企业间合作的方式,只需要企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双方需求会通过合同的方式展现,它不存在所谓代工的流程。”某车企项目负责人王宇告诉汽车产经。
王宇补充道,对于新入局玩家来说,最好还要有政府牵线。
“你需要一份商业计划书,还要试着讲一些故事,因为现在地方政府对汽车这一块充满热情,找地方政府去谈,对于优质潜力股,没有生产资质他们也会帮你’穿针引线‘去找相关资源。”
具体来讲,那些濒临破产重组又具备生产资质的整车厂会与政府取得合作,再由政府出面以深度合作的方式与新品牌签署合约,但项目实操层,由新势力一方把控。
王宇猜测,新一轮加入造车赛道的轻橙时代、宾理等,很可能会采用相似的途径获得生产资格。
3、当年趟过的坑,新品牌都要走一遍找第三方代工,大多时候难以回避业界对其生产能力的质疑。当初,为打破外界对江淮的固有成见,蔚来在与江淮的合作生产中花了不少银子。

据说为保证产品质量,蔚来不仅在初期花2亿元在南京搭建了试制线,自己还尝试跑通了所有流程,在江淮工厂打造的生产线也是由蔚来安排员工对其制造工艺全程把关。
几年后,代工虽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但相似的剧情还在继续上演。
比如华为与赛力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就摩擦不断。
华为把控着AITO品牌的前期产品规划、后期营销以及渠道售卖,金康赛力斯只负责代工生产,而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华为则对金康工厂有着严格要求。
有媒体报道称,此前华为技术人员对重庆金康两江智能自建工厂并不满意,有些不符合标准的地方甚至还要翻倒重建。
某新造车高层也告诉汽车产经,选择代工厂有一套标准,像设备是否够先进,规模是否够大等都需要细细盘算,并且正式生产前还要进行施工改造。
对于已经选定代工厂的新造车们,还少不了委托方与代工方间的博弈环节,比如如何保障代工方用最好的资源去造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找谁负责等等。
用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的话讲,车企的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不断完善起来的,很多我们曾经趟过的坑,后入局者可能都需要再趟一遍。
4、写在最后如今一个现实问题正摆在那些已采用或打算采用代工的品牌面前。
假设新政推出,那么对于以前那些以单资质申请代工的品牌来说,是否需要去后补资质?还是会被放过一马?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代工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新造车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下帮助它们快速利用闲置产能造车,代工双资质与代工存在的意义有点相悖,不太合乎逻辑。
或许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未来代工的门槛和要求规范化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规范与鼓励创新间的平衡。”
至于相关政策究竟会如何推进落地,不妨等等看吧。
(*文中刘志、王宇均为化名)

7. 工信部最新目录!这些新能源车真的很重磅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8批),我们知道,目录一直是把握新能源车上市和参数等各方面的重要标杆,那么大侠上车照例为您介绍本批目录中最重磅的车型。
特斯拉Model Y

已经结束的2020广州车展并未出现Model Y的身影,还是让不少特斯拉粉丝感到遗憾的。不过,新车此前已经出现在了工信部申报目录中,分别是长续航全驱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而预售价分别为48.80万元、53.50万元。外观方面,跟我们此前看到的概念图基本一致,还是特斯拉家族设计风格,长宽高分别为4750mm/1921mm/1624 mm,而轴距则为2890mm。
动力方面,国产特斯拉Model Y车型将搭载前后双电机,其中前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37kW,而后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80kW。新车与Model 3同堂销售发力的话,预计特斯拉在华的销量还会有显著提升。
ARCFOX αS

10月份,北汽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旗下首款车型——αT正式上市,而ARCFOX αS则是该品牌旗下的全新轿车,近日,我们从工信部官网获取得到一组这款车的申报图。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该车将有两个动力版本以及三个续航里程版本,其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了525km、603km以及708km。新车延续了SUV的设计语言,且整体质感和科技感仍然非常强,有望在2021年正式推出。
松散新车

这名字乍一听很奇怪也很陌生,但也有不少关注汽车的人对它的兴趣由来已久,因为这个名为松散的品牌,车标挂着的是"BYD"字母,且造型相当复古,看起来颇有早年间欧美豪华敞篷车的风范。
于是,这款由美国加州AM公司联合北京松散机车推出的双模插电混动新古典硬顶敞篷跑车" SS DOLPHIN",在工信部第338批《公告》被公示了批准全国上牌。新车其实是基于1958年款雪佛兰科尔维特C1打造的车型,但采用的是比亚迪同款动力组合的插混发动机,无论是代生产还是什么,总之二者渊源很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最新目录!这些新能源车真的很重磅

8. 工信部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摘取每日重要新闻,
以科技视角、极客精神,挖掘重点,探索更多。
编辑丨AutoR智驾 智驾小郎君
工信部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修改《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据悉,此次修订进一步放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主要包括删除了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同时,强化对企业生产一致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
神州租车复牌 标普将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4月7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澄清,公告日期内,该公司并未持有瑞幸咖啡的任何美国存托股份或其他证券,且集团并未参与瑞幸咖啡的任何商业交易。神州租车表示,应公司要求,已于4月3日早10点停止股份买卖,现已申请4月7日早9点起恢复股份买卖。另外,标普全球评级将神州租车的发行人信用等级从B+连降两级至B-,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标普在一份声明中称,投资者的担忧导致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减少,神州租车流动性显著恶化,尽管计划中的二手车销售将部分缓释冲击。此外,标普将神州租车从流动性水平不足修正为流动性差。
日产因疫情将裁减1万名美国工人

4月7日消息,日产因疫情将裁减1万名美国工人。此前日产汽车曾表示,其美国工厂将关闭到4月底,以帮助减少新型新冠病毒传播。
PSA集团签署30亿欧元追加贷款合约

4月7日,PSA集团表示,鉴于目前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PSA集团再融资30亿欧元贷款,以提升集团的整体财务安全性。该笔贷款是在目前尚未提取的30亿欧元信用额度基础上的追加贷款,因此集团可使用的信用及贷款总额度为60亿欧元。本次的30亿欧元贷款初始到期期限为12个月,到期后可选择两次延期,每次期限为3个月。对此,PSA集团首席财务官Philippe de Rovira表示:“这笔贷款将提升我们抵抗本次疫情风险的能力及应对未来的准备,它同样也展现了我们的银行合作伙伴对PSA集团财务能力及业务恢复能力的信心。”
通用汽车号召600家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口罩

近日,通用汽车正鼓励并授权600家零部件供应商协助生产医用口罩,以应对新冠肺炎的传播。通用汽车负责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的副总裁希尔潘·阿明(Shilpan Amin)在致供应商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通用汽车正在制定个人防护医疗设备分步生产计划,任何供应商都可以自愿参与其中。通用汽车将口罩生产流程提供给全球供应基地,并希望能够促进其他公司的努力,带来更多的材料和设备,生产出更多的口罩。
滴滴自动驾驶发生股东变更,程维个人持股90%

天眼查数据显示,4月1日,滴滴自动驾驶的运营主体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投资人变更,滴滴出行的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程维和滴滴CTO张博为股东,二人分别持股90%和10%。此外,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长安汽车L4级自动驾驶线控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长安汽车L4级自动驾驶线控平台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建成后可生产超过50万销量的搭载L1—L4级智能驾驶产品,预计可实现40亿元产值。据长安汽车相关人士透露,本次启动的L4级自动驾驶项目基于长安CS55电动版开发。相比此前的L3级自动驾驶,L4级自动驾驶将运用于更加复杂的场景,将大幅提升感知范围和精度、计算平台运算能力、决策规划控制性能,优化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为车主提供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包括全自动泊车、网约无人出租车等一系列全新技术。
博世发起Project 3F项目研发容错性自动驾驶车 出故障仍安全移动

据外媒报道,德国一级供应商博世(Bosch)正在进行一个名为Project 3F的项目——“低速行驶范围内的容错性无人驾驶车辆”,利用无人驾驶接驳车将游客从电车站运送到展览中心,或者在物流中心移动装满包裹的集装箱。自动驾驶接驳车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安全地从A点到达B点,因此,该项目专注于防止故障操作,即研发解决方案,确保即使出现技术故障或突然出现障碍物时,该自动驾驶接驳车仍可安全地移动。
全新菲斯克Ocean越野版效果图发布 2022年投放市场

继CES2020发布旗下首款电动车Ocean后,美国造车新势力菲斯克(Fisker)日前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一款基于Ocean打造的全新越野车,同时发布了官方效果图及初步的信息。从此次曝光的官方效果图来看,这款电动SUV越野版新车在前保险杠上增加了防撞杆,发动机罩经过改装后还装有备用轮胎。同时,新车采用了更大的侧裙以及集成顶置灯的车顶行李架,而尾部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新车更换了越野轮胎,胎面更宽,显示了极强的越野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