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简介

2024-05-16

1. 库恩的简介

(Richard kuhn.1900.12.3-1967.8.1),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18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1921年至慕尼黑大学改读博士学位.1922年获博士学位留校研究糖化酶.1926-1928年任苏黎世大学教授.1929年回德国任海德堡大学教授.兼任威廉·凯泽医学研究所化学部门领导.1937年升任所长.

库恩的简介

2. 库恩的简介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的一个殷实的实业家家庭里。17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专业是物理学。本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在物理理论上引起的变革,经常使年轻的库恩激动不已。他刻苦地学习物理学理论,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1943年,年仅21岁的库恩获物理学学士学位,从而开始了他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时在库恩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当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完全没有想到要成为一名科学史家或科学哲学家。1946年,库恩获理学硕士学位,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理想只差一个台阶要攀登了,他已开始着手准备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了。然而,在1947年,发生了一件十分寻常,但是却对库恩一生的学术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事情。当时库恩被邀请参加一期为社会科学家举办的讲述物理学发展的讲座,他暂时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转而仔细地研究了伽利略,牛顿,乃至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力学理论。这使他第一次对科学史有所了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竟彻底推翻了他以前对科学的本质和获得成就的某些基本想法。因为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库恩发现,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力学理论体系,在它们的那些历史时期,都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它们对相同的观察事实的解释竟没有相似之处。亚里土多德的力学体系与牛顿的体系的关系是这样,牛顿体系同爱因斯坦的体系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库恩认为,传统的关于科学本质的进步性质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增长的观点,不管怎样的言之成理,却不能说明历史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但是,这些观点历来都是许多科学问题讨论中的基本原则,因此库恩强烈地感到,有必要彻底揭穿它们貌似有理的假象。这样一来,库恩的专业计划就必须改变,从理论物理转到科学史。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著名科学史家J.B.柯特南对库恩的这一发现和研究兴趣给予了热忱的指导和鼓励,使得库恩更加相信自己发现的意义和专业的抉择。此后,库恩一方面继续准备博士论文,另一方面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到了科学史的研究上。1949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库恩取得哈佛学会初级会员资格,这使他能有一个为期三年的自由学习时期。在此期间他读了法国著名科学史家A.柯依列(Koyre)、美国逻辑学家W.V.O.蒯因、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等人的著作。这种多学科的丰饶的土壤促使他那颗探索科学知识增长规律的种子破土而出。1951年波士顿洛厄尔研究所邀他演讲,他在演讲中表述了其正在形成之中的科学观。自1951年起到1956年,库恩留在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讲授普通教育和科学史。1957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哥白尼: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行星天文学》。在这本著作中,库恩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这一科学史事件对于力学和科学思想史所产生的变革性作用,说明了这一变革能够发生的科学史内在和外在的必备条件。1958—1959年间库恩应邀去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工作。在这里他有机会同许多社会科学学者交流思想.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之中他终于认清了以后被他称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958—1964年,库恩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任教,并于1961年成为该校科学史专业的正教授,讲授科学史。在1962年;发表了他的最重要的科学哲学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震动,一时间,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都形成了研究、讨论此书的热潮,从而为库恩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这本书也是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的奠基著作,原书只有180页,译成中文也只有12.7万字,但西方不少人却把它称之为一部“极其严谨的箴言录”。在这本书中,库恩反对那种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成直线似的积累,或者不断推翻的增长的观点,反对把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看成逻辑或逻辑方法的过程。他依据科学史材料,提出了科学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动态结构理论,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范式”。在这个动态结构理论中,库恩认为科学的实际发展是种受范式制约的常规科学以及突破旧范式的科学革命的交替过程。

3. 库恩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库恩(1922~),生于辛辛那提。1940年至1947年间,一直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但就在他即将毕业时,应邀参加了一门为非自然科学家讲述物理科学的实验大学课程。他第一次对科学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此后开始转向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1958年至1959年间,他应邀到一个主要由社会科学家组成的斯坦福行为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深深感到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不同,感觉到他们对于科学本质、方法等问题的显著分歧。经过深入研究,于1962年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

库恩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4. 库恩的成就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时发明了柱色谱法.这种方法是把硅藻土〔现在常用石英砂或氧化铝粉末〕粉末置于玻璃管中,在上端倒入混合物溶液.待溶液被硅藻土粉末吸附后用待分离的溶剂淋洗,当溶剂流下时,由于不同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而分开.若是有色物质则形成一围圈色带.库恩利用这个被埋没多年的方法,用氧化铝和碳酸钙粉末的色谱柱成功地将胡萝卜素分离成α和β两个同分异构体.此后他又发现了多种新的类胡萝卜素.并制成了纯品进行结构分析,大大丰富了人们对类胡萝卜素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以后,人们对维生素的兴趣日增。库恩着手研究维生素A,确定了其结构,并于1937年成功地进行了维生素A的全合成.1933年库恩从53 000升牛奶中分离出了1克维生素B2(核黄素),测定了其结构,并于1934-1935年成功地合成了核黄素,对维生素化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库恩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研究工作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39年授予他193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但由于德国纳粹的阻挠.库恩未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按规定,发出授奖通知一年内未去领奖,奖金自动回归诺贝尔基金会。战后当库恩在1949年7月去斯德哥尔摩补作受奖学术报告时,只领回了诺贝尔金质奖章和证书。1938年库恩又成功地分离出维生素B6,并测定了它的化学结构.以后库恩主要从事抗生素的合成和性激素的研究工作,继续在化学领域做出贡献。

5. 库恩的贡献

这些思想使库恩从专门科学史家转变为科学哲学家。1964年到1968年,库恩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1968—1979年任派恩(M.T.Pyne)讲座科学史教授。这期间,库恩的德文,英文版的论文集《必要的张力》(1977)以及论文《黑体理论的量子不连续性》(1978)发表。在这些文章里,库恩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史事件分析,进一步补充了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对科学革命和范式所下的定义。1979年以后,库恩应邀去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一方面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所设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心”讲授“科学知识的增长”等课程;另一方面,在语言和哲学系里为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思想而从事科学哲学的研究工作。库恩在1968-1970年间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10月,在美国费城,美国科学史学会,科学哲学学会,技术史学会和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四个学会共同召开的年会上,库恩被授予萨顿勋章。库恩因患支气管和喉癌于1996 年6 月17 日卒于麻省康桥家中,享年73 岁。其父老库恩是美国的实业家。他生前与妻子珍妮共同生活。库恩有两个女儿,她们分别是住在麻省弗莱明汉的萨拉和洛杉矶的伊利莎白;一个儿子,即家住麻省阿灵顿的纳撒尼尔。他们是库恩与其前妻穆斯女士的孩子。

库恩的贡献

6. 马库恩的介绍

马库恩,喀麦隆足球运动员,主职防守型中场,从2003年起,他开始为喀麦隆国家队踢球。马库恩在法国的里尔队开始职业生涯,曾在该队效力七年,从2008年起,他开始为里昂队效力。

7. 库恩的介绍

库恩,因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取得成果而获得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库恩的介绍

8. 库恩的介绍

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创始人。194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1949年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开始讲授科学史,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