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2024-05-14

1. 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沈阳化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http://jiaowu.syuct.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沈阳化工大学简介 
 1952年,承载着振兴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光荣使命,沈阳化工大学应运而生。1960年,为顺应国家工业繁荣发展和新兴学科建设崛起的需要,学校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中国科学院;1962年,为适应国家化学工业的大发展,学校隶属关系变更为化学工业部;1998年,国家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经过六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医等7大学科门类相结合的高等学府。学校为辽宁省“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八五”初期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学校是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工程教育中心,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技创新与新技术转移推广基地。
 
 学校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园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之一。现设有25个二级院(系)及直属机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等5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督学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辽宁省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7人。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类别(含7个工程硕士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多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等37个。学校是“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和“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 ” 的牵头单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OBE)为核心,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建立“113”人才培养体系(即:1个理念—OBE理念,1种模式—CDIO模式,3化举措—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全国最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近年来,连续保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在全国“挑战杯”、化工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计算机设计等大赛中获国家奖50余项;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为服务化工行业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百项,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数千项。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7项,获其它省部级科技奖近百项,授权专利成果1100余项,大批科技成果在辽宁及省外大型企业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领域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该技术领域成功研发系列技术和满足该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优势。以全职引进的“腾飞学者”为带头人,学校成功打造5大高峰学科,使学校在装备可靠性与振动控制、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化工降能与污染控制、碳资源分级转化与利用等领域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将成为科技强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重要引擎。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国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留学生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
 
 学校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从严治党、立德树人的要求贯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努力办好大学。学校党委先后被授予“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沈阳市教科系统先进党委”、“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发展建设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世纪80年代,胡锦涛、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先后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
 
 “十三五”开局以来,学校审时度势、谋篇布局,成功制定出台了 “423”改革发展战略(即:“顶层设计23条”、“综合改革23条”、“‘十三五’规划23条”和“党建规划23条”),“2个5”供给侧改革、“四位一体”服务辽宁振兴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举措。以这些战略举措为指引,学校成功入选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无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还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每一个领域,化大人都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沈阳化工大学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肩负着国家化学工业腾飞以及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科技强省建设的历史使命,秉承“强学力行、喻理求真”的校训,弘扬“修德、自强、求是、创新”的化大精神,学校正朝着“建成省属一流、全国著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宏伟蓝图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2. 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4-89381020、024-89388458,该校联系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邮编为110142。
  二、沈阳化工大学简介  1952年,承载着振兴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光荣使命,沈阳化工大学应运而生。1960年,为顺应国家工业繁荣发展和新兴学科建设崛起的需要,学校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中国科学院;1962年,为适应国家化学工业的大发展,学校隶属关系变更为化学工业部;1998年,国家高校管理体制调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学校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园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之一。现设有25个二级院(系)及直属机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等5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督学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辽宁省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7人。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类别(含7个工程硕士领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多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等37个。学校是“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和“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 ”的牵头单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先进的成果导向教育(OBE)为核心,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建立“113”人才培养体系(即:1个理念—OBE理念,1种模式—CDIO模式,3化举措—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全国最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近年来,连续保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在全国“挑战杯”、化工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计算机设计等大赛中获国家奖50余项;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3. 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jwc.sie.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沈阳工学院简介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创建于1999年。学校位于沈阳、抚顺两市接壤地带的沈抚新区,校园北依浑河,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涵盖工、经、管、艺、文、农类等6个学科57个本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的本科专业格局;设有机械与运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生命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等10个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五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的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学院精神;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化发展”的分类培养、分级教学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以教师卓越、设施卓越、服务卓越为保障,追求学生卓越品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学校对接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建成了符合“工业4.0”标准的i5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信息物理融合与智能制造实验室成功获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新建了技术先进、种类齐全、教学环节完整的机器人实训基地,扩建了设施一流的汽车服务实训中心,建造了基于物联网智能农业的“园艺科技馆”等涵盖工、经、管、艺、文、农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119个;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近两年,学校按照“上床下桌、空调入户”的标准实施了新生活区的基本建设工程和原有学生公寓楼的改建工程,学生住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一个建筑风格独特化、校园环境生态化、公寓服务人性化的校园生活环境正在形成中。
 
 学校致力于打造完善的服务学生发展的工作体系,注重做好大类专业分流与转专业指导、学业指导、跨校选课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考研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出国留学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贴心的资助服务,并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奖学金项目,2018年获奖人数为3217人,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人数达到1603人,全年发放学生奖助学金超过1100万元。
 
 学校大力倡导“以贡献者为纲”的文化理念,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形成了一支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辽宁省抚顺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在我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教师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近年来,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获得三等及以上奖励的有284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4-2018年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全国第七名。
 
 学校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扩展工程,充分发挥“德育立人、智育启人、体育强人、美育化人、劳育砺人”功能,努力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成立了百余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一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每年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超过了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近三年,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十分突出,荣获国家级奖励199项、省级奖励975项,竞赛总成绩名列全省高校前茅;每届毕业生中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刷新纪录,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收到了国外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校荣获了“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沈阳工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沈阳工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沈阳工学院是211吗 
 
  沈阳工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电话 
 
  沈阳工学院有几个校区 
 
  沈阳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沈阳工学院招生办电话 
 
  沈阳工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沈阳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4. 沈阳工业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沈阳工业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沈阳工业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s://jwzx.sut.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沈阳工业大学简介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全省冲击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总占地面积158.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6.92万平方米。办学主体位置坐落在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市铁西区,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9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81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19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5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现有普通本科生17860人,硕士研究生3532人,博士研究生399人,专科生1485人,成人教育学生9854人,外国留学生186人。近三年,毕业生年均初次就业率93.18%,年终就业率94.63%。
 
 学校现有师资队伍1310人,其中教授244人、副教授431人、讲师610人,博士生导师200人、硕士生导师6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36.4%,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87.1%,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1.5%。在领军人才方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中科院“*”入选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8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人选70人,辽宁特聘教授1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6人,辽宁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其中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电机与电器),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一流学科4个(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有金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会计和工程管理9个专业学位类别。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为抓手,着力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精心打造品牌特色专业,4个专业入选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5个专业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现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积极探索课程和教材改革,现有省级精品课24门,省级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资源共享课13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20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去年以第一、第二完成单位荣获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批国家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50强和国家新工科建设项目,完成的基于数学模型的人才供需对接和人才供需预测数据平台获得省政府高度评价,一流课堂建设工程在全省推广。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培育,现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不断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现有与企业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辽宁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大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先后荣获全国首届高校创新创业宣传总结工作典型学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99所)等荣誉称号,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校教师创业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获批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辽宁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2个,其中有7个专业被评为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
 
 科技工作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这里,诞生了4项中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分别是1979年的中国第一台稀土永磁电机,1997年的中国第一台异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2004年的中国第一套长输管道智能检测系统,2005年的中国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近三年来,学校科技进款额每年均超过1亿元,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8项,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学校立足和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工为主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坚持以服务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为导向,牵头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等联盟5个,创办了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源头做起,打通科研立项、产品开发、产品中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辐射的全流程,先后组建校企共建研究院近20个;推进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务辽宁“三市两区”为重点,创建铁岭研究院、辽阳研究院,完善营口研究院,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抚新区开展紧密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德国韦格纳吉、中国太库科技三方合作共建“中德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引导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近年来学校科技成果在辽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
 
 学生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不断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思想教育是灵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管理、学生服务、校园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大学讲堂”等系列品牌活动,荣获辽宁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坚持安全稳定是底线,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全方位的安全意识教育,被评为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坚持制度建设是防线,落实《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形成体系完备的学生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坚持队伍建设是引线,深入开展辅导员系统培训和职业能力大赛,1人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辽宁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并先后获得一等奖两次。坚持学风建设是主线,持续推进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年级和优良学风学院创建活动,形成了“学在工大”的良好氛围。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辽宁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jwcweb.lnpu.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69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出12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纸质、电子藏书总量293.43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2个,各类运动场所面积9.2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2.68亿元。学校设有1个学部和16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8400人。学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程(涵盖10个领域)、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
 
 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建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首批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省级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资源共享课9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830多项、省部级奖励1290余项,学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28人,专任教师9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7人,高级职称教师427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32人。学校引进领军人才1人,双聘院士2人、*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9人、千人层次2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4人、优秀人才6人、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26人、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18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6. 沈阳工程学院教务处入口

 一、沈阳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沈阳工程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http://jwc.sie.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沈阳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省属本科高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凝聚发展力量,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电力、服务辽宁,工程教育、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路径,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先后培养了十余万毕业生,为国家建设、东北振兴、辽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近五年来始终保持95%以上的较高就业率,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高校”。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1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部、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 获批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拥有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资格,开设3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1.3万册、电子图书28.4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以万兆为主干,实现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宿舍区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构建了校级网络信息及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566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7人,占比27.7%;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54人,占比62.5%;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77人,占比13.6%;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199人,占比35.2%;“双师双能”型教师262人,占比46.3%。拥有外聘教师141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外聘教师86人,客座教授20人。拥有省级高校各类教学、科技创新团队7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各类名师、专家38人。
  学校有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1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89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96亿元。
  学校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辽沈地区及驻辽驻沈等大型国企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牵头成立“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二百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航沈飞集团等多家单位实现了“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现有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2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7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34项、横向项目49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近30项;技术专利成功转让2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两年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在电网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8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6人次,获得辽宁省政府奖学金69人次,获得“市长奖学金”12人次;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竞赛310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125项,参与学生2371人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超过1万余人次,拓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2项,社会实践项目荣获团中央表奖,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加合办的红河国际学院历经30年合作办学,已走在辽宁省国际教育合作的前列;能源与动力工程等3个专业引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应用型)。
  走进******,沈阳工程学院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积极投身于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之中,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7. 沈阳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沈阳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沈阳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4-62268315,该校联系地址为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邮编为110044、联系邮箱为mailto:111@111.edu.cn。
  二、沈阳大学简介  沈阳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创办的新民公学堂,迄今已逾百年。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振兴”的办学宗旨和“科学办学民主办学 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重学 至诚至勤”的校训,发扬“爱国明志 勤奋自强 创新超越 务实担当”的******沈大精神,确定了全面建设全国同类院校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实施提升综合实力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工作示范建设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5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5.37万册,电子图书424.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3亿元。设有19个教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专任教师1166人,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12个。
  学校聚焦一流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信息类、机械类、经济类、生物类、工商管理类、建筑类等10个应用型专业群,实现学科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本科示范性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等18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6门。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9个,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沈阳大学教务处电话

8. 沈阳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s://jwzx.sut.edu.cn/

一、沈阳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总占地面积151.1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6.92万平方米。办学主体位置坐落在有“东方鲁尔”美誉的沈阳市铁西区,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9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81万平方米。
 
 沈阳工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https://jwzx.sut.edu.cn/  
  二、沈阳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工业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